激情满怀、昂扬奋进的城市,总是拥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10月24日举行的中共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青岛高举建设创业城市的大旗,重拾信心再起步,重整旗鼓再出征,点燃激情再创业!
4天后的10月28日,鼓荡着创业激情的青岛迎来了一场创新盛会——以“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为主题的2020青岛创新节开幕式在浮山湾畔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全球行业大咖、创新头部企业,将以“创”为名,通过各类论坛活动碰撞思想、鼓荡激情,通过展示体验、大赛路演、项目对接等促进务实合作,携手前行。
国家战略叠加、站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赢得了关注与喝彩,“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早已成为对市场、对企业家最有力的感召和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创新节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未来的青岛,必定是一个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加迸发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各类创业主体都能找到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梦想的城市。”
01
市委书记的“创新观”
改革开放40多年了,人们早已不需要再去讨论要不要创新的话题,而是要探究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等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该如何推动创新。这也正是此次青岛创新节的使命之一。
“这次疫情进一步加速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去全球化逆流、技术封锁也必将导致技术链、创新链的重构。”王清宪认为,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我们生产要素的最大优势,引进相对缺乏的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而当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世界同行竞争对手们对我们的眼光和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在芯片、操作系统等不少科技创新领域被“卡了脖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直面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切肤之痛后,我们确实对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我们所承担的创新的使命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急迫。”
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王清宪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创新,就是新元素和既有元素之间的重新组合,发现新的组合。如果没有开放引进新的元素,让更多的新旧元素之间发生更多样的互动耦合,创新就无从谈起。”
面对新的国际大环境,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用更大的开放推动发展,这必将会为创新带来更多新的元素,创造更多的可能。”王清宪说。
02
在“创圈”,青岛正在成为理想之地
节日,自然是喜庆的、愉悦的,是激情燃放的。青岛把创新作为一个节日,是因为这个城市在骨子里把创新奉为圭臬。
青岛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创新型试点城市,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隔海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适宜,吸引了一大批日韩企业来青岛投资兴业,也吸引了国内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落户,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拥有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6所大学、19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9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还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制造业企业。
2019年,全市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41.3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了81.9%。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0亿元,同比增长13%。今年上半年,青岛的创业密度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从去年7月到今年7月,青岛为6.6万多个创业实体发放了创业补贴,帮助这些创业实体的存活率提升到了99.8%。
2019年,青岛投资增长21.6%,增速位居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今年1-9月,面对疫情冲击,全市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4%,其中产业类民间投资增长15.4%,这也是市场对青岛创新创业环境的最大认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在青岛创新节开幕致辞中,给予青岛创新极高的评价:“青岛聚集的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已然成为对外开放程度高、就业人才素质高、基础配套设施全、地方扶持政策优的理想投资创业之地。”
在青岛创新节开幕式上,国家信息中心继2018年后第二次发布《2020城市创新创业生态指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各地持续建设创新创业生态,领跑型城市扩容并呈现“多极”领跑态势,青岛位列18个领跑型城市第10位,较2018年城市指数提升2个名次。
03
再次出发,青岛鼓荡创新创业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的发展寄予厚望,去年以来,先后赋予了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之重任,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只有科技创新能力强了、活力足了,才能真正搞活青岛这座城,我们要打造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也必定是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平台、创新的平台。”王清宪说,从国内大循环看,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同时又是“北方第三城”,自古就是黄河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青岛是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可以说,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既是内外双循环的‘双节点’,又在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中具有‘双节点’价值。这种价值,也使得青岛在推动中国以开放促进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承担了更大的使命与责任。”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没有科技创新引领的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我们要落实好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就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引领城,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朝着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大踏步奋进。”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青岛正在形成一套完备有效的打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推动全面创新,更多地还是要依靠企业主导的规模化、产业化、自主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去年以来,青岛通过“专班推进”的“顶格战法”,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13条产业链,全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以“数字化技术+产业服务”为方向,整合挖掘了产业、企业、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大数据资源,对全市近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数据化“精准画像”,准确把脉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需求,提升服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下一步,青岛将继续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倾斜、精准服务等措施,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全力支持医疗人工智能科创中心、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谋划布局科教产融合园区,努力培育出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头部企业和上市企业。
推动创新,既需要依靠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市场主体作用,也要把这些创业主体与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中共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鲜明提出,青岛要建设创业城市,强化创新意识,鼓荡激情,再次出发,并以企业家、创业者起草的建议为蓝本,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
在创新节开幕式上,青岛对该意见进行了发布和解读。《意见》提出,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打造“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构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汇聚天下英才,打造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建成成全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
创新推动创业,创业依靠创新。创新的想法也唯有经历过创业实践的检验,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我们举办这次创新节,目的就是广泛地集聚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的思想火花,帮助和动员更多创业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中,在青岛这片土地上成就梦想。”王清宪说。
丁仲礼对青岛创新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青岛创新节力求为国内创新主体搭建通畅交流的平台,为各类创新要素创造互动合作的机会,对于完善区域创新格局、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激发科技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青岛将聚焦重点产业方向,继续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充分开放拓展应用场景,大力培养技术经纪人,打通产学研用通道,营造更加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王清宪说,未来的青岛,必定是一个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加迸发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各类创业主体都能找到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梦想的城市。
青岛创新节就是一张诚意满满的“邀请函”: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青岛期盼大家融入青岛、创意青岛、圆梦青岛,一同创意创新、创业创造,开辟美好的合作共赢之旅!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