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震撼了整个金融圈。
由于对金融的批判过于抢眼,以致于很多人忽视了马云在演讲中提到的另一个高频词——年轻人,共有5处。
阿里的成功,会“收割”年轻人为诀窍之一。从“双11”到后来的“造物节”,每一次都吊足了年轻人的胃口,引领了消费潮流,让年轻人欲罢不能。
阿里的大本营杭州,也因为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打上了“年轻”的标签。
盘点让年轻人向往的“网红”城市,几乎每一座都拥有属于年轻人的城市IP,抑或精神符号。深圳的创业环境,成都的电竞产业,还有长沙,诞生了让无数年轻人追捧的茶颜悦色。
1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青岛共引进培育各类人才9.25万人。在疫情之下,这一数据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一座人口千万级的城市而言,还远远不够。
去年,青岛汇聚各类人才25万,创下近年来新高。青岛可以骄傲,可绝不能就此满足。身背“北方第三城”的名号,每年起码吸引30万人以上,才是青岛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两年,青岛举办了诸多高端会议、论坛,为何没有在更大范围引发年轻人的关注?
主要的一点是,本轮青岛的推介是奔着企业家、投资者去的,“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让手握资源的人关注青岛,既之来到青岛,厚植青岛新经济的土壤。当然,这一点,无可指摘。在城市面临困境又资源有限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总得找一个突破口。
说白了,目前青岛打造面向高端人群的城市IP,但缺乏专门针对年轻人城市图腾。
一座城市既需要“高高在上”的推介,也需要接地气的“表达”。年轻人的兴趣点在哪?关注点在哪?在对企业家发起攻势之后,对年轻人的诉求应提到更高的重视层面,并在产业结构转变的脚步中,准确地找到与年轻人的契合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28日开幕的青岛创新节可看作青岛的一次尝试。或许说明,在争取企业家之后,青岛的目光已经重点瞄准那些活跃的、能为城市带来无限可能的年轻人。
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说,优秀年轻人身上自带五种优秀特征,第一条就是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
创新节中的芯片、人工智能等板块,以及前哨大会、可点燃年轻人激情的音乐嘉年华,更能满足年轻人的求知探索欲。类似的新物种,是青岛急需的,也是打造时尚城的应有之义。
或许,此类活动不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但若能通过持续不断的关注前沿科技,树立起青岛“潮科技”的IP,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激起他们对城市的向往,将是莫大成功。
如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南方城市这几年一直在给北方城市上课。
2019年6月,武汉斗鱼嘉年华在武汉汉口举行,仅仅三天,就有1500名主播和超30万名观众来到活动现场。如此大的规模,已经超出了商业活动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城市营销。前来的观众,会真实感受城市,热干面、黄鹤楼,纵然一晃而过,也能回味良久。
借助大平台让城市站上媒体舞台的中心,也是青岛要补的一课。
另外,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并发布了1000多个应用场景,寻找城市“合伙人”。合伙人中,不能少了年轻人的身影,1000多个场景,产生了哪些就业机遇?哪些岗位急需人才?是不是也定期发布榜单?持续刷一刷青岛的存在感呢?
2
近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0年城市人才安居吸引力报告》,从“城市的宜居程度”和“行业的发展程度”两大维度对城市进行考量得出全国50城安居吸引力指数排名。
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青岛排在最后一名。榜单到底有多少权威性,在此不予置评,可无论如何,对青岛很难说有正面效应。实际上,除了北京,包括青岛在内的北方城市,在许多年轻人的选择清单中,基本进不了“第一梯队”。
网上谈及青岛之时,网友们的讨论往往只走向一个结论:工资低、房价高。然后,天就聊死了。而且,每当青岛试图有所表现时,这顶大帽子必定会扣将下来,已然成了习惯。
如此刻板印象造成的先入为主,妨碍了外界对青岛的客观评价,甚至有些异化,也让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却步。
实际上,真正的症结不在房价,在于工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更高,但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工资高、机会多,即使最终留不下,也能提升自身能力,或者存下一定资金,为将来移居二线城市打下基础。
纵观青岛近两年的所作所为,将“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也好,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也罢,实际上都是想改变产业结构,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正如青岛官媒所解释:工资不高,实质是产业结构老化问题,传统产业比重太大,引领性创新产业太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怎么办?就得用信息化、人工智能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利润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青岛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只不过过程会比较长,也会很艰难。期间,外界的质疑不可避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岛需要的是豁达与宽容,然后做好自己。
此外,跟随南方城市的脚步,青岛也出台了很多项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推出10万套人才住房。但青岛应当清楚,当上海等城市都在为留住年轻人努力时,政策已不能称之为优势,而是成了基础门槛,是不能没有的成本支出。
3
最近一篇题为《深圳图书馆,绝了》的网文很火,文章用大量照片描述了早已成为网红的深圳图书馆。
一位网友留言说:书没看几本,照片倒是拍了一大堆。
建市百余年的青岛至今仍被有些人称为“文化沙漠”,但成立40年的深圳特区,却以人均读书量高居全国第一成为“学习之城”的典范。
除了人的努力,各类网红图书馆亦为城市增色不少,宝图、南图、福图、龙图、少图,每一个都特色鲜明,拥有众多粉丝。
图书馆背后,反映的是深圳经营城市的理念,基础设施完善度。再往深里说,则是城市的“友好度”。
深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短板,但在象征文化的“馆博”领域和创业软环境方面,却用力极深,成功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在年轻人“择一城终老”时,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基础设施为考量重点。绝大多数二线城市,很难做到长沙那样的均衡。学习深圳,突出一极,不失为可行而经济的选择。
如今的青岛,获赞最多的仍然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说起来有点可悲,由于历史的欠账,教育、医疗和文化,没有一项特别突出。近年来改善最多的当属教育,引入山大青岛校区等为城市加分不少,饱受诟病的高中录取率亦在快速提升。
但是,这座城市的图书馆依然陈旧,疫情之下医疗的短板也暴露无遗。
GDP突飞猛进的那些年,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基础设施却没有跟上。在城市遇到瓶颈之时,短板效应愈加凸显。
这是个惨痛的教训,而且欠账必须要尽快补齐。因为,基础设施也是竞争力。
好的消息是,最近我们看到青岛开建新的传染病医院;第二条海底隧道动工,欢乐滨海城拖延多年的出行难正在解决;市南区终于在火车站附近下了狠手,让人“下了火车就能看到海”。
上面的每一个动作,单个来看或许不会有太大影响力,但此类正向动作逐步累加,竣工或改造完成之后,将凝聚成城市巨大的加分项。
青岛没有网上有些评论中说的那么不堪,也没有某些人描述得那么美好。这是座转型中的城市,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充满着各式各样可能性,关键就看给年轻人什么样的舞台,以及年轻人对未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