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救了两次!老人路边倒地遇晨练医生急救 手术台上他们再次相遇

2020-12-08 16:06 作者:李丽涛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2月8日讯(记者 李丽涛)老人被同一位医生连救两次,这份温暖的重逢在岛城的冬日悄然上演。10月31日,62岁的汪女士在外突然倒地,危急时刻,一旁路过的医生郑强紧急施救,为老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正当家属苦苦寻找这位医生时,没想到手术台上,汪女士竟再次与救她的医生相遇,原来那位好心医生正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医生郑强,这一次,他成了汪女士介入手术的麻醉医生。在神经外科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昨日,汪女士顺利出院,汪女士的女儿也特意为两次伸出援手的麻醉医生郑强,以及细心救治母亲的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献上锦旗,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谢。

老人突然晕倒 路过医生紧急施救

10月31日清晨,汪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市北区同和路附近买早餐,谁知在排队时突然晕倒在地,失去了意识。这一幕碰巧被一旁晨练归来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医生郑强撞见。“我听到了‘轰’的一声,好像有人倒地,转头一看一群人围了起来,我就知道可能出事儿了。”出于职业的本能,郑强第一时间走上前去查看情况。据郑强回忆,汪女士晕倒后仰面朝天,当时已失去了意识,呼吸十分微弱,紧接着,一分钟内就没有了呼吸,颈动脉搏动也无法触及。

当下,郑强快速反应,让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开始对汪女士实施紧急救治,进行心肺复苏:“动作5组一循环,边做边观察判断汪女士的生命体征,大约做了2个循环后救护车就赶到了。”郑强告诉记者,就在那短短的三四分钟内,汪女士开始渐渐恢复呼吸。

苦寻施救医生 2天后竟在手术台上再相遇

救护车随后将汪女士送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受进一步救治,经过详细检查,汪女士最终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导致的动脉瘤破裂,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动脉瘤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生活中很难发现,它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血管壁上鼓了个包。但动脉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破裂,而一旦破裂就会变得十分紧急,有1/5的动脉瘤破裂患者来不及到达医院救治就去世了。幸运的是,老人遇上专业医生及时采取了急救措施,不然也就没有机会来院进行抢救治疗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王志刚这样告诉记者。

出于对汪女士病情的综合考量,王志刚教授团队选择了微创介入治疗,不需要开颅和暴露脑组织,只需从患者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即可。另一边,接到消息后汪女士的女儿也急忙赶来,陪伴母亲接受治疗的同时,也一边积极寻找着当时那位好心人。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汪女士进行的那场重要手术中,麻醉医生正是当时在路边救下她的郑强,郑强一眼认出了躺在手术台上的汪女士:“因为急救时不知道名字,进手术室前根本不知道是她,结果往手术台上一看,那不正是我前两天进行抢救过的患者嘛。”郑强告诉记者,当时看到手术台上躺着的是自己救过的患者也感到很惊讶:“没想到我还能为她亲手做麻醉,看来我跟这位患者真是挺有缘的。”

最终,在麻醉科团队的配合下,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老人实施了微创介入手术。

爱心医生屡伸援手 老人家属送上锦旗

术后,由于病情不稳定,老人又接受了脑部积水、脑高压等治疗,历时一个月,才最终脱离生命危险。昨日下午,汪女士已顺利办理出院,汪女士的家属特意为两次伸出援手的郑强以及为母亲进行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王志刚团队送上锦旗。

“真是非常感谢两位医生的全力救治,后来才知道母亲当时的情况多么危急,如果不是郑医生及时施救,我母亲都没机会送到医院,想想真是后怕。”汪女士女儿在送上锦旗的同时深深地鞠了一躬。

与郑强共事多年的麻醉科常务副主任李建军告诉记者,郑强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在钻研临床业务的同时也非常热衷公益事业,每年都积极献血,是青岛市第四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郑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救死扶伤是齐鲁医院我们每一位同事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当时那个情况我作为医生当然要第一时间站出来,我真没觉得是个多大的事儿。如今看到患者康复出院,这才是我最开心的事情。”郑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一直是他所信奉的,在他看来,救治汪女士只是举手之劳,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人伸出援手,也相信这份温暖会一直传递下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