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落实数字青岛建设 打造"7*24小时智慧自助服务"新模式

2021-06-03 16:36 作者:李倍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6月3日讯(记者 李倍)数字青岛建设,蕴含着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今天,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路玉军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就我市在落实数字青岛建设工作部署,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建设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路玉军在访谈中透露,按照数字青岛建设有关责任分工,市行政审批局牵头推进“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和“政务服务一事全办”场景有关工作。为加快推动这两项工作,市行政审批局大力开展政务服务领域“流程再造”,试点推行“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推行“一事全办”主题式、场景式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由“事项供给”向“场景服务”转变。

一是“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联证照的企业在进行营业执照信息变更时,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网青岛站,填写变更登记信息并提交相关材料后,系统自动分发至相关部门审批,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及许可证可通过自取或快递方式一并送达申请人,实现相关经营许可证一并变更、统一出证、一次办结。

目前,市行政审批局在李沧区试点推行部分高频证照变更“一件事”联办试点,推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名称变更、法人变更”“经营性运输许可企业注册地址变更”等涉及的两个及以上事项的“一件事”联办主题5个,并对关联事项按链条进行梳理整合。通过集成化改革,申请人只需到一个窗口,填写一套表单,提交一套材料,办结后便可在一个窗口领取变更后的相关证照。

同时,开展企业高频证照变更“无感审批”。针对建筑业企业资质、消毒产品许可证等15类高频证照,推行证照变更“无感审批”。企业完成营业执照变更后,通过系统自动研判、主动推送、数据共享应用,实现企业高频证照变更“无需主动办理”“无需提交材料”“无需来回跑腿”,在“无感”体验中即可完成证照变更。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根据变更事项实际办件量,梳理确定企业高频变更“一件事”清单和关联事项清单。进一步拓展企业高频变更“一件事”服务场景和实施范围,通过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等方式,推动部分高频企业变更“一件事”上网运行,提供“一件事”提醒和跟踪服务。

二是“政务服务一事全办”场景。“政务服务一事全办”以“接触点最少、申请材料最简、办理时间最短”为原则,将“一整件事”涉及的多个关联事项由“多事多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对涉及两个及以上关联事项的服务主题按链条合并同类项,最大限度减少申请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实现申请人由“跑多门、找多头”变为“跑一次、找一窗”。

目前,市行政审批局主要做的工作有,一是以企业群众眼中的“一整件事”为标准,梳理公布“一事全办”服务主题及办事指南。截止目前,全市共推出标准化服务主题101项,各区(市)累计推出服务主题810余项,涉及个人事务、零售业、餐饮业等多个高频民生领域,完成“一事全办”办件2万余项。

二是建立“一事全办”服务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网(青岛)和青岛市通用审批平台,建立“前台统一办理入口、中台统一分发调度、后台多业务系统并行”的“三台”系统架构,支持“一事全办”网上运转。

三是进一步拓展服务主题,开展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事全办”主题梳理。梳理确定新生儿出生、入学报名、退役返乡、就业、养老等与个人生活相关的高频“一事全办”主题清单41个,共涉及关联事项224项。拟近期面向全市征求意见,逐步组织实施。四是启动“一事全办”服务系统升级改造。以“我要开药店”等高频行业为入口,确定网上申报流程、开展表单和材料合并、探索打通食品药品许可系统等关键专网,目前已完成流程设计和初步系统测试。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进一步梳理拓展“一事全办”主题清单,围绕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关联事项图谱,将面向企业群众的、量大面广的高频办理事项纳入“一事全办”领域,优化服务链条和办事指南,分批拓展可办主题数量。打通部分省级、市级关键环节专网,与食品、药品等涉及多个“一事全办”主题的省级关键业务系统实现对接联通,与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社保、公积金等市级关键业务系统实现对接联通,实现“一件事”全流程网上办理。

同时,路玉军表示,除了以上数字青岛建设行动方案中明确的两项内容,市行政审批局在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去年以来,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市行政审批局加大了力度,大力推行“网上办、不见面”的政务服务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方式,不断提升网上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去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通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组织各区(市)、各部门定制网上运行业务流程,完善上网运行要素,推进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截至去年年底,市、区两级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梳理的各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山东”对外发布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并提供网上咨询和办理渠道。

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审批。建成了全省首个全领域、一体化“智能办”平台,出台《在政务服务领域推行“智能审批+全市通办”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首批 33项“智能审批+全市通办”事项上线运行。据了解,全国成体系、持续性推进该工作的只有深圳、青岛,目前我市智能审批事项达414项,覆盖22个业务领域,深度共享应用32项政务资源,精简数据字段达2033项,精简材料达686类,134个事项实现“零材料”办理,目前智能审批办件量超千万,获普遍好评。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理。通过“广开入口、统一出口”方式,实践推广“政银合作”模式,汇聚社保、医保、不动产、公积金、企业开办、行政审批、金融等七大领域服务资源,建成国内资源整合度最高的“政银融合”综合自助服务平台,通过全市550个基层网点和便民服务场所,为企业群众提供900余项政务服务和金融服务“一网融合、一站办理”服务。将20台自助终端延伸布设到市北区四大产业片区,为企业提供“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理服务。在平度莱西6个村级便民服务点建成“政银互联e站通”平台,使群众不出村就能办理50项政务和金融业务。去年7月份,市行政审批局建设并启用了全省首家“政务自助E站——即墨蓝村站”,提供130余项政务和金融服务,辐射周边200余家企业,10万余名群众。

四是推进电子两证共享应用。进一步深化“电子两证”共享应用,通过事项梳理、系统对接等方式,实现市、区两级1200余项业务线上申报“电子营业执照”精准接入,2500余项业务线上申报“电子身份证”精准接入。市、区两级审批大厅综合窗口均已配备扫码设备,企业群众亮码后,业务人员扫码实现部分申报信息免填写、纸质证件免提交。同时,市行政审批局创新推进“电子两证”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应用。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共计179台自助设备,1060个审批事项支持“电子两证”扫码应用,企业群众通过手机“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或者“爱山东”APP亮码授权,自助终端扫码读取,便可取代原来通过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的认证程序,自助查询、办理各项审批业务。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继续加快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自助办理平台功能,增加基层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农情监测等涉农领域的应用。以自助终端镇(街)全覆盖为依托,拓宽智能审批办理途径,打造“7*24小时智慧自助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深化“电子两证”在自助平台上的应用,梳理“电子两证”应用场景,推进“电子两证”在各区(市)审批业务领域共享应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