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法治引领保障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
青岛:奋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民主法治,国之基石。民主法治既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和任务,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制度保障。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担当作为、勇毅前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蹄疾步稳,不断向深入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监督、决议决定、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和代表工作等职能作用,市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构建……一项项制度法规从“纸上”落到“地上”、走进人民“心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将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法治引领保障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富足幸福、更有机会人生出彩、更能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以良法推动善治,制定修订法规16件,修改46件次,废止12件;增强监督刚性实效,听取审议报告109项,组织执法检查24次,开展专题询问9次,满意度测评7次,进行视察调研140次;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2507件,办理落实率逐步提高……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记录着市人大常委会不忘初心、依法履职的清晰轨迹,回荡着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铿锵足音。
今年3月2日,市民代表在现场参加“倾听与商量”第13期协商活动。赵健鹏 摄
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开门协商、基层协商,“智慧政协”“倾听与商量”“双岗双责双作为”“五进五送”等一系列创新工作品牌在全国政协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五年来,市政协共开展重要协商议政活动205次、视察调研活动733次,报送建议案、协商议政专报等338份,提案立案并办理3464件,编报社情民意信息3845篇,一份份提案、一条条建议,转化为提供市委市政府民主决策的“金点子”。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青岛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全面提升人大立法、监督、决定等工作水平,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大力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完善“倾听与商量”等协商民主平台,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为青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面推进法治青岛建设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继两年前入选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后,日前,经中央依法治国办确定,青岛又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候选城市;青岛市司法局申报的“‘1+1+N’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项目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获评第六届“法治政府奖”……这些荣誉和新举,是青岛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写照。
近年来,法治青岛建设蹄疾步稳,多面“开花结果”——立法保障更加扎实,执法司法更加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法治社会建设稳步前行,法治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全面依法治市取得重大成效。
探索“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全国首创制定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救助管理办法,出台建筑外立面管理、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学校安全管理等规章,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制定《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等。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首创全面实施镇街法治政府建设、证明事项地方立法、“无感审批”、政府“埋单”督促惠企政策落实、清理“新官不理旧账”等。实施“五个聚焦”,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法治青岛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市,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铆足干劲,按照市党代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各司其责——
全市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持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繁简分流机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文明司法、依法办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市检察机关以开展“法律监督行动年”活动为载体,在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益上担当作为,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四大检察”创新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和运用检察大数据,建好建强基层检察院,巩固深化教育整顿成果,努力打造“四个铁一般”的检察队伍。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把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与统筹实施法治青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方案两意见”和“八五”普法、行政立法、律师业发展规划等紧密结合,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在青岛,平安建设循法而行,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就打击什么;社会治理中哪里需要改进,就改到哪里。近年来,平安青岛建设持续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严打整治“雷霆”行动纵深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不断加强,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信访形势稳定向好。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着力保障人民安宁,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发起严打整治“雷霆”行动,全市刑事警情较2019年下降21.1%。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上升为党政工程、民生工程,全面发起打击治理三年攻坚战,电诈案件发案数和损失数持续下降。建立胶东五市警务协作一体化机制,强化动态巡防和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全要素、全链条、全时空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
一项项专项整治行动、一个个高质量服务举措,确保了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擦亮“平安青岛”这张城市名片。
着眼未来,市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青岛将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坚决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领域风险,提高粮食、能源、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发展应急装备产业,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以社会安全为保障,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青岛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青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戴谦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