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船”说
“嘴儿轻轻唱呀唱不休呀,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摇到风儿吹破天凉的秋……”
一曲《船歌》悠扬婉转,回荡在耳边,流淌在心底。
停靠在积米崖码头的渔船 韩星 摄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一座海滨城市来说,船是摇篮,是饭碗,是翅膀,也是希望——船将人的生产活动向海上延伸,带来了满满的收获;船将城市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拓展了发展空间;船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居民生活休闲的一部分……
从伐木造舟,到帆影点点,再到巨轮远航,船的故事里浓缩着城市的发展史。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青岛的那些“船”说。
一
《礼记·中庸》说,“舟车所至,人力所通”。陆地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马,到水上则为舟船。严格来说,“舟”比“船”更古老,但很多人认为没必要区分太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舟,船也”。
舟船从何而来?《淮南子》说“见窾木浮而知为舟”,《世本》说“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周易·系辞下》还写了舟的做法,“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依水而生,面朝大海的“渔光曲”。在浙江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一条独木舟,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其距今已有七八千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发现的最古老的独木舟之一。在新石器时代,青岛地区也有渔猎和航行的遗迹。
青岛市雕塑馆展出的古代舟船复原模型 王雷 摄
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蛤蜊壳、海蟹壳等。胶州三里河遗址发现蓝点马鲛(鲅鱼)鱼骨,说明3900多年前,当地人就吃上了鲅鱼。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驾船出海,捕鱼捉虾,为餐桌“添道菜”,为日子“加点鲜”。
破浪而行,扬帆出海的“丝路咏”。青岛的航运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12年,徐福从这里起航东渡,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拉开序幕。从琅琊古港到板桥镇,再到金口、青岛口、女姑口等,一个个古港灿若星辰。这背后,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之外,也与造船业发达紧密相关。
早在秦汉时期,青岛一带就是全国重要的造船业中心。到唐代,这里生产的大船有良好的抗风浪性能,驾船者已学会利用季风和洋流行驶,可远渡重洋。
奋楫而上,守卫海疆的“大风歌”。假如海是征途,船即车马;假如海是沙场,船即利剑。春秋时期,发生在琅琊海域的“齐吴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南宋时期,发生在唐岛湾附近的宋金海战,是中国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千百艘战船怒海鏖兵,绝对是“史诗级大片”。
明朝之后,海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卫所一度成为巩固海防的“堡垒”。但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使世界局势发生巨变。到晚清,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从海上敲开中国的国门。1894年,刘公岛的那场激战,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14年,在青岛海滨,日本联合英国等协约国与德国等同盟国展开厮杀,战舰罪恶的炮弹落在我们的土地上……
舰艇开放日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 王雷 摄
新中国成立后,一支现代化人民海军快速崛起,筑起能有效履行捍卫国家主权职责的海上钢铁长城。今年10月1日至3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部战区海军在青岛组织舰艇开放日活动,前来参观人数超过12万人次,也让青岛展现了“海军城”的独特魅力。
二
从太空望向地球,蓝色占据了约71%的面积,这是海洋的颜色。假如没有船,人类将困于狭小的陆地。回溯历史会发现,船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也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舟船悠悠,绵延千年的“诗学”。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船”都是重要的隐喻载体,被赋予多种寓意。
在中国文化中,“船”带着浓浓的诗意。“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是《诗经》里的离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是《越人歌》里的爱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李白的狂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的豁达。鲁迅笔下的乌篷船里,有对故乡的深情;沈从文笔下“翠翠”的船里,是发自内心的哀伤……当然,“船”还有其他寓意。比如,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至今仍发人深省。
青岛奥帆中心海面上帆影点点 王雷 摄
在西方文化里,“船”的寓意有时与东方不同。从“诺亚方舟”里的救世,到《奥德赛》中的历险,再到《老人与海》中对命运的抗争,乃至《白鲸》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隐喻……“船”的含义丰富多彩。
汽笛声声,刻入骨髓的“符号”。对于青岛来说,“船”融入了这片土地的文脉,深植于人们的记忆。渔盐文化,是这里传承千载的文化DNA。东晋时,“中国西天取经第一人”——高僧法显乘船来到崂山、不其,留下重要文化遗产。明代大移民,很多人坐着船从南方来到这片土地,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青岛建置后,船更是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资源要素,助推城市产业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海纳百川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风格。
轮渡的声声汽笛,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如今,青岛港码头,一艘艘巨轮鸣笛启航,带着城市的梦想驶向远方。
帆影点点,探索世界的“雄心”。青岛是“帆船之都”,海面上的点点白帆,是独特的风景,也是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面朝大海,眼望着太平洋长大,这座城市的人们从不缺乏冒险精神,他们搏击风浪,挺立潮头。
北海造船布局大型散货船、大型矿砂船等业务
“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独臂船长”徐京坤、“中国女子帆船环球第一人”宋坤等一批传奇人物,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这种品格,也融入了广大市民的精神世界,成为众多企业的内在文化,不断拓展着城市的机遇空间。短短百余年,青岛蝶变为一座国际大都市,靠的就是不惧风险挑战的勇气。
三
如今,大潮涌动,城市拔节生长。我们又该如何运用时代的笔墨,谱写新的“船”说?
强筋健骨“造大船”。“船”是制造业生长的重要着力点。现代造船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涉及工业门类多,产业链条长。青岛以造船见长,经多年发展,已形成北海造船建造“绿色船舶”,中船发动机提供核心动力设备,海西重工、征和工业等企业共同为中船发动机配套的绿色动力船舶产业链条。
小青岛附近游船以海为纸,画出美丽线条 王雷 摄
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承载了中国船舶海工扛鼎世界的重任。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世界最大吨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全球首座十万吨级1500米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等“大国重器”,从青岛驶出。
挺进深海“行大道”。“船”也是展现城市担当,为国尽责的重要载体。比如,青岛海洋科考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还通过整合国内十余家单位的优势力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此前,“深海一号”船搭载“蛟龙”号潜水器,实现了中国载人潜水器在大西洋的首次载人深潜科考,引来举世瞩目。
文旅融合“悦大众”。“船”还给人们带来更多乐趣,让生活更美好。国产大邮轮受到追捧。比如,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服务游客超20万人次。人们在邮轮上吃火锅,汤汁不外溅;看敦煌艺术展,体验传统文化;还能“丝滑”上网,有船载5G基站和通信卫星等为保障。在青岛,邮轮母港成为新地标,带动老城区蝶变。海上帆船、摩托艇等旅游项目有序放开,相关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让人们更畅快地享受纵驰碧水、天海独往的感觉。
学生参观“深海一号”科考船 韩星 摄
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船”圈粉。比如,沉浸式航海史诗音乐剧《寻梦沧海》受到好评。张白波、梁修熙等本土艺术家关于船的作品,在网上引来众多点赞,“每一根线条,都是青岛的神韵”。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一段“船”说穿越风雨,横渡古今,承载着满满期许,驶向远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作者: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