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威海奏响经略海洋强音
青岛新闻网7月17日讯(记者 任俊峰)从最初威震海疆的重要海防城市,到“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滨海生态宜居城市,再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骨干城市,海洋始终是威海城市发展的主线,是威海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
作为海洋大市,威海的海岸线长度占全省1/3,近海海域面积是陆海面积的两倍,远洋渔船保有量占全国的1/5,海产品年产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面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呼唤,深处新旧动能转换大潮的威海,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向海图强,做好经略海洋的大文章,颇受关注。
在位于威海的迪沙药业集团,一款名为“壳寡糖”的产品,其产业化项目刚刚被列入泰山学者蓝色领军人才团队计划,产品明年可实现量产。
壳寡糖被称为生命的“第六要素”,我国壳寡糖产品大部分仅可用于低端市场。迪沙与江南大学合作,经过三年多的研发,以从虾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壳聚糖酶进行高效水解,成功制备出新一代壳寡糖。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科研中心主任边建华表示,未来2年内,企业将投资1亿元,再建设2个海洋生物制品专用车间、5条生产线,深挖壳寡糖下游产品,实现壳寡糖的高值化应用。
近年来,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威海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攻克了一批涉海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不竭动力。数据显示,目前,威海创建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80个,其中国家级10个。建立院士工作站2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处,与40多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全国唯一的浅海综合试验场也落户威海。
科技兴海是支撑,产业强海是关键。在近日出台的《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中,威海聚焦海洋产业转型、产业链条延伸等五篇文章,用“5+2+2”的海洋产业提升工程,探索一套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同时威海还明确了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路线图,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40亿元,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5:33.5;到203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到2050年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文明先进、海洋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强市。
“威海对海洋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谋划海洋发展战略的深度前所未有,推动海洋强市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传良如此评价威海打造海洋强市的决心。
此言非虚。全力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努力争当海洋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排头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在威海实践的美好蓝图和前进方向,也是依海而建、临海而兴的威海,责无旁贷的使命。
未来,威海将精准发力,集中培育海洋及临港装备、海洋生物及健康食品、海洋新材料、海上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五大海洋优势产业,突出海洋特色、壮大海洋规模、强化海洋支撑,积极抢占产业链条中高端。
转型升级两大传统产业,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旧动能转换为目标,围绕产业升级、链条延伸和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渔业“新六产”,引导渔业生产方式向外向深拓展,向立体化、高技术化转型,推动近海增养殖业向海洋牧场升级、近海捕捞业向远洋渔业升级,促进海洋传统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兼顾型升级,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突破发展两大海洋服务业,深化海洋金融服务创新,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中介、会展、海洋商务咨询、涉海交易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实现海洋金融服务业与涉海商务服务业双突破,构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服务业对海洋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积极探索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按照“四新四化”要求,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做强信息技术与海洋产业融合模式、做活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做优军民融合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海洋经济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