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钊贤:蓝天保卫战提速加力

2019-12-10 17:25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杨钊贤

努力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去年“三民活动”中,市生态环境局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87条,全部进行了办理和回复,“加强大气监测”等建议已纳入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工作进行落实。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面对静稳高湿天气明显增多、降水量明显减少等不利因素,学深圳、赶深圳,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狠抓群众关注的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落实,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积极进展。

一、以让市民享有更多获得感为宗旨,全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蓝天保卫战提速加力

组建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聘请国家级专家团队驻青指导,深度解析大气颗粒物来源,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柴油货车淘汰等专项方案15个;根据企业实际分类分级采取应对不利天气措施,制定出台“1+13”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精准打好大气污染攻坚战。

将大气改善目标逐月分解落实到区市,141个镇街全部建立大气自动监测站,制定实施《青岛市镇街环境空气质量排名管理办法》,每周对镇街、每半月对区(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调度、排名、通报,对排名靠后的区(市)、镇街进行预警提醒或约谈问责并下沉帮扶指导,把该落实的责任落实到位。

截至10月份,全市在用的燃煤锅炉全部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97个,淘汰高污染柴油车5789辆,市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7%,1200多处建筑工地安装了扬尘监测监控系统。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78%,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分别排全省二、三名。

(二)碧水保卫战提质扩面

深入落实《青岛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胶州湾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攻坚行动方案。对重点地表水断面水质加密监测,定期召开水环境形势分析会。确定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建设改造等31个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截至10月份,张村河流域水环境修复、甜水河综合治理等17个项目已经完成,正在建设11个,3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全市重点河流和水库Ⅲ类以上优良水体增加到38个,劣五类水体下降到8个,很多河道再现水清岸绿。

全力发起“海洋攻势”,坚决打赢海洋生态环保硬仗,全面摸清了782公里海岸线的排污口情况,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进企业废水总氮达标治理,我市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胶州湾水质稳中向好,努力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美丽海洋。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截至目前,16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2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39处“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全部明确边界,234处单村联村、55处省定贫困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全部划定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建设水源地保护隔离网15000米,设立警示标识牌536处,建成水源地视频监控基站371座,全力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三)净土保卫战提能强基。市政府与区(市)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完成了576家重点行业企业的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发布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推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将88个地块纳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建成投运平度新河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平度新河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开始运行调试。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10月,完成63个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达到772个,受益人口80.7万人。

二、以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为目标,努力推进绿色发展

积极进入“15个攻势”主战场,较好地执行了市生态环境局44项作战任务,实施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打破了“企业污染,环境受损,政府买单”的困局,推进依法治市。对上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地铁、胶东国际机场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等,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用最短的时间办理环评手续,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惠民。

大力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除少部分环境影响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由市局审批外,今年95%以上的项目放到了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类项目全部实现网上备案,1-10月,备案19677个项目,占建设项目总数的90%,平均用时10分钟,极大便利了企业。

积极发挥生态环保对生产和空间科学布局的导向与约束作用,组织全面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开展了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新河化工园区等规划环评,1-10月,环评审批建设项目2287个、总投资额1303.3亿元,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97个重点减排项目全部完成,可削减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3100吨、氮氧化物5600吨、化学需氧量3600吨、氨氮450吨。加强低碳领域国际国内合作,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举办了“VOCs固定污染源连续监测系统技术交流会”和“表面涂装行业源头减排水性涂料与涂装技术对接会”,完成《青岛市环保产业发展投资分析(2019—2028年)》,环保科技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6个项目列入市科技惠民支持项目。

三、以回应群众诉求为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用好环保督察利器。全市建立11支督战队,全方位攻坚整治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加强“四不两直”现场检查,定期公开整改情况,对解决不力的16个问题严肃追责问责。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的100个问题,已完成41件;2705件群众投诉件,已完成 2639件,其余问题正在继续整改,李沧区大村河底泥黑臭等一批污染扰民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执法机制,坚决杜绝执法“一刀切”等问题,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对媒体监督曝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坚持立查立改,并举一反三,落实长效监管机制。1-10月,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2万人次,检查企业4万家次,帮扶解决治污难题200余个;下达处罚决定1177起,处罚额7526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8起;对19起严重环境违法和涉嫌环境违法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严惩,切实维护好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和群众环境权益。

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编制实施《青岛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规划方案》,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实施青岛市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整合,在全省率先汇集全市各行业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群众提供优质环境信息服务。截至目前,水环境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环保网格化监管系统、生态环境督察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系统等4个系统已完成开发建设任务的60%。

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啃“硬骨头”阶段,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问题,如,虽然近年来群众反映环境问题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政务服务热线转办的信访件都能按时办结,但目前数量仍比较多,有的反复出现,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影响;大气质量受气候条件和区域传输影响明显,持续改善的难度加大;有的河流个别月份出现超标,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还比较多,等等。

2020年,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投入“15个攻势”,狠抓“四减四增”落实,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从根本上防治污染。二是突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8场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彰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岛城特质。三是切实强化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市民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四是深入推进流程再造,加强自身建设,打造环保铁军队伍。用环保人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和市民提供精准服务,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