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囊谦脱贫了!

2020-04-25 21:06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走笔囊谦——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

4月21日,青海省政府正式发出公告,包括玉树州囊谦县在内的17个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脱贫摘帽。至此,青海省42个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

“这意味着我们摘掉了戴在头上30多年的‘贫困帽’。”囊谦县委书记张琨明说,因为贫困面广、贫困度深,囊谦县在1984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全县进入了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多、城镇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教育扶贫:打开思想“开关”

囊谦的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5%以上,过去,由于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低下,脱贫动力不足。

对此,囊谦县在教育扶贫和技能培训上下足功夫,打开群众的思想“开关”。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使教育基础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以“控辍保学”为突破口,先后劝回2036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生,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5.71%,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改善民生:还“欠账”补“短板”

囊谦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每年不足2000万元,属于典型的“穷财政”。因此,城镇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公共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影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囊谦县统筹各方面的项目、资金,累计投资11.4亿元,加快实施了扶贫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11.18(地震)”灾后重建、边界地区住房建设、“一县六乡一镇”住房建设等项目,完成16915套住房建设,实现了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

为解决县城及周边群众吃水难题,在水利部、青海省、玉树州的支持下,去年7月底,总投资3.5亿元的晓龙沟水库及输水工程开工建设;为解决用电难问题,全县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用于电网改造升级,目前农牧区生活用电覆盖率达到100%,大电网覆盖到了57%的自然村;为解决出行难问题,投入3.34亿元启动县城33条道路改扩建工程……

钱从哪里来?该县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整合资金,统筹使用,确保发挥最大效用;二是把钱用到刀刃上,集中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在拉萨的宾馆拍卖所得3000余万元资金全部用到教育上;三是争取对口单位帮扶,近5年来,北京市及西城区落实对口援建资金4.71亿元,实施援建项目59个,在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育产业:稳定增收带动致富

囊谦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市场化程度低,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农牧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稳定增收的渠道狭窄。

为解决这一问题,囊谦县持续聚焦产业扶贫,大力倡导合作社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发展牦牛、青稞、光伏、旅游、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拓宽广大老百姓的增收门路。

一批经营主体茁壮成长起来。香达镇大桥村,致富能手返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搞起运输车队,年分红能超过万元;毛庄乡雅杰合作社,带领群众织藏毯,年分红超过千元;娘拉藏酒、吉曲乡改多村生态畜牧业等专业合作社,带动增收效果明显。

囊谦县还把发展扶贫产业与开发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白扎乡巴麦村、吉尼赛乡麦曲村、香达镇大桥村、吉曲乡瓦卡村旅游扶贫项目,正在逐渐发挥效益。同时,加快推进香达镇前麦村乃加玛景区和吉尼赛乡瓦作村景区功能提升,推动了旅游扶贫产业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4月22日,囊谦县正式启动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并公布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囊谦县副县长永江介绍,“补针”就是补短板,“点睛”就是再加强,全县计划投资6.79亿元,聚焦脱贫攻坚的“重点”“堵点”和“痛点”,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夯实脱贫质量,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报记者尚杰万玛加)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