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端午逸事之一:总兵衙门和3个发小的纠葛

来源: 2011-06-02 18:32:27

 提着一大包粽子鸡蛋刚走到院门口,大海就听见了师傅爽朗的笑声   

    端午逸事之一:

    总兵衙门和3个发小的纠葛

    一般说来,青岛建制均是以1891年6月14日为肇始:这一天,清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同意设防胶澳(胶州湾古称)。

    其实,“青岛”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明万历六年,青岛口成为为数不多获

准通商的北方海港,通商闽浙苏等地,海运贸易日趋活跃。到了1891年前后,青岛口受“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日益凋敝,只余周边散落的几个小渔村尚有生气。

    1892年初,李鸿章的老乡、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军移防胶澳,在青岛口东侧兴建规模宏大的总兵衙门。从此,青岛村渔民平静封闭的生活,逐渐被驻防军队的操练声打破……

    1、拉露水

    太阳还没有露头,东方却已露出了鱼肚白,修了一半的前海铁码头(今栈桥)恍如怪兽般潜伏在海滩,死盯着修建中的总兵衙门一动不动。拉露水的年轻人疯够了,拿毛巾蘸着露水胡乱往脸上抹抹,便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往家走,张大海捧着几枝艾蒿愣在那里,和这轻松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

    “大海哥,快走啊!毛巾上拉的露水快干了。”巧云偷眼回头瞧大海,心里直埋怨伙伴们玩笑开大了。“是啊,大海哥,今年端午真是好天气。”小龙站在一旁惴惴不安,想尽快岔开话题。张大海、许巧云和许小龙,在村里是关系最铁的发小。小龙本不姓许,只因那年家乡闹水灾独自流浪来青,木匠许师傅见着怪可怜的便收养了他,从此小龙便改姓许。后来大海跟许老汉学手艺,3个人的关系就更亲密了。

    但这段时间,三人的关系却别扭起来。

    建总兵衙门需要不少木匠,许老汉本想带着大海和小龙一起去,可小龙偏偏跑去码头工地打短工,还和那些鬼头鬼脑的洋人打得火热。大海嘴上不说,可心里直犯嘀咕:不就是巧云也在码头工地上做工嘛!更可气的是伙伴们刚才的玩笑:“巧云和小龙这个热和劲儿呦,拉露水也这么黏糊,真叫一个……对,私塾包秀才说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回应了一声,目无表情的大海远远地跟着伙伴们往家走。

    大海妈正在煮粽子,厨房里一片氤氲,弥散出阵阵粽香。大海将艾蒿端正插在门上,提着毛巾冲进厨房,用拉来的露水给妈妈擦脸擦胳膊,据说这样可以保佑妈妈一年无病无灾、平平安安。大海妈嗔怪道:“好了。赶紧剥两个粽子,吃罢给你师傅送些去,今天还要上工,别误了时辰。”

    2、尴尬

    师傅家住得并不远,提着一大包粽子鸡蛋刚走到院门口,大海就听见了师傅爽朗的笑声。“还是小龙孝顺,记得拉露水回来孝敬爹。”许师娘过世的早,师傅拉扯着巧云本不容易,收养小龙之后日子过得更是艰辛,好在孩子们都长大了,许师傅的笑声里透着满足。小龙是个乖巧孩子,见许老汉高兴便上前又添上一杯雄黄酒。

    眼瞅爹一个劲夸奖小龙,巧云嘟着嘴上院里的鸡笼收鸡蛋。许老汉瞧着巧云的背影对小龙说:“巧云她娘去的早,这孩子性子又倔,爹就盼着能有个像你这样伶俐的人来照顾她。”平素能说会道的小龙涨红了脸,嗫嚅着说:“这个,这个……”

    蹲在鸡笼前的巧云轻轻叹了口气,转过身,幽怨的眼神正对上了院门前呆立着的大海。

    手足无措的大海推开院门,清了清嗓子喊道:“师傅,我娘让我送粽子和鸡蛋来了。”许老汉应道:“大海来了,快进来喝杯雄黄酒。”“不了,师父,今天上梁,李总管让您早点去工地。”“呃,那咱们快走。”

    李总管就是章大人的师爷。这阵子大人忙着训练兵勇,就把监督修筑官衙的活一股脑交给了李师爷。师爷多少懂些技术活,结工钱的时候也爽利,所以颇得工人好感。见许老汉领着大海赶过来,远远地就用略带松江府口音的官腔打招呼:“许师傅,用过角黍了?今天真是上梁的好天气啊!”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食药监局发布端午小长假消费警示 公布举报电话
下一篇:端午逸事之二:总督官邸 神秘的诺曼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