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端午逸事之三:“取引所”工地 百姓对日本说不

来源: 2011-06-02 18:53:52

    

 
“敢开枪!工友们不会放过你,谁也跑不了,不信试试!”王轩面无惧色。

     端午逸事之三:

    “取引所”工地 百姓对日本说不

    1922年3月3日,王正廷为鲁案善后督办,与日方经过激烈谈判,12月1日签订了《鲁案细目协定》,约定青岛于12月10日交还中国。在双方谈判之际,日本加紧掠夺并欲制造混乱,买通拥有两千匪徒的孙百万匪帮,散发枪支弹药,把司

令部设在山东路上(今中山路)。当年4月,王正廷在坊子成立巡警教练所,招考身强力壮、略有文化的青年为学警,组织训练,配备枪支,待接受之日进入青岛。学生、工人都成了双方争取的对象。而在将要建成的取引所(期货交易所,现在的馆陶路22号)工地上,华商和日方发生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心事

    沿着静罔町一路往北,王轩的心情变得逐渐好起来,前面的叶樱町上,就是许宛若就读的宏宇高等女子学校。一会儿,就可以见到她了。

    这是1922年5月31日的下午,日本占领青岛的第八个年头,又逢端午。19岁的王轩中午就离开了在四方做工的纱厂,徒步赶往街里。在学校对面的马路上,他找了块干净石头坐下沉思,直到夕阳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才看见宛若从学校门口走出。

    “你戴五色线了吗?”一见面,宛若就伸出手腕让他看。“好看好看!”看到那五彩丝线缠绕的洁白手腕,他有些脸红。“我找小龙叔有事,咱们快走吧!”他拉着宛若的衣袖,急匆匆往前走。

    她任他拉扯,“爸爸忙着呢,早上还说了,我们的端午晚上过。”

    虽然是节日,但位于叶樱町上的取引所工地仍在加紧施工,不时有忙碌的工人进进出出。许小龙这些年苦心经营,在青岛建筑界也算是号人物。这次日本人建取引所,小龙也收到了“邀请”,推脱不开小龙只好天天泡在工地上赶进度。

    王轩放慢脚步,走在宛若后面,有些心事埋在心底,看到宛若就快活,这是不能说的。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谁心里不曾有过一个影子?谁在梦里不曾哭过笑过?王轩他爹和大海、小龙也算是发小,但因生活所迫,5年前去欧洲战场做了劳工,从此再无音信。多亏小龙和大海帮衬,王轩和娘才勉强生活下来。

    路上的灯火渐次亮起,房屋便有了一层模糊的轮廓。这里是日本人的天下——这一带他们称为“新町”,也就是不许中国人居住——中国人住在东面的台东镇。“青岛小姐”咖啡屋门前的招牌幽幽闪烁,夜色中显出几许暧昧。眼尖的宛若看到了招牌上插着几株艾蒿,“你看,日本人也过端午呢!”

    去往台东镇的路上,都是一些日本人的商店:卖百货的江户洋行、卖文具的有名央行,还有做眼镜生意的德田时计店、卖药的石井公济堂……店面上无一例外挂起了鲤鱼旗。原来,端午习俗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他们又自己添加了很多东西,相沿成俗,这一天要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王轩的心思,却不在这些景致上。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端午逸事之二:总督官邸 神秘的诺曼底龙
下一篇:端午逸事之四:山东大戏院 那段莫名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