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一个德国人与青岛老建筑之间的不解之缘(图)

来源:中国周刊 2011-06-13 12:06:30

  依靠着这些保存百年的图纸,基督教堂开始恢复昔日的彩色光芒。“上帝之眼”是恢复的第一扇玻璃窗。

  毫无疑问,历史资料和工艺的保存是复建最重要的因素。德国人对文化传承的严谨态度,让青岛的这个老建筑恢复了昔日的荣光,勾连两者的,是一个名叫欧涵的德国人。

  一个德国人的努力

  欧涵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1991年曾获得德国汉堡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现在,他的身份是中国德意志文化遗产基金

会(以下简称“中德基金会”)执行主席。

  正是这个基金会,帮助基督教堂与德国各机构联系,并筹措了资金进行修复。

  最初,欧涵只是在中国从事中德之间的文化教育和商务交流工作。2006年的一个德国到青岛的考察团改变了他之后的事业。这个考察团有80多人,成员主要是德国建筑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和技师。作为一个“中国通”,欧涵当时负责帮助这个考察团与中国人沟通。考察团到青岛没多久,就不断有成员找到欧涵,希望他能想办法,让他们能在青岛待得更久些。

  对此,欧涵并不意外。

  1898年,德国和当时的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成为德国的租界地,时限99年。德国政府按照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在这里造城。直到1914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青岛被日本占领。

  德国人在青岛留下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雏形,青岛有着至少上百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德国老建筑:总督府、总督官邸、公寓、别墅、饭店、俱乐部……不少建筑的华美和精细,在经历过二战炮火的德国本土也不多见。

  这让德国建筑领域的专家们大开眼界,但是,他们也很遗憾,这些老建筑外表看起来还不错,但很多保护措施都太笼统粗糙随意,还有一些建筑年久失修。他们很想留下修缮和保护这些老建筑。“他们都表示,不要工资,不要补助,只要能留下来做事就行。”欧涵很理解同胞。德国是个非常重视技术传承的国度,每个行业的历史都很长,工艺规范,手工艺工作者并不比脑力劳动者得到的欢迎和尊重少。

  在他们看来,这些老房子虽然在中国,但这是德国人建的,是德国建筑文化在中国的留存,他们有责任维护德国建筑的质量。

  为了能让这些同胞留在青岛,欧涵联系了青岛市规划局局长和老建筑集中的市南区区长。他们都接待了访问团,却没有回应德国人希望留下的愿望。

  同胞离去之时的失望,让欧涵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同胞和自己的想法向他青岛的朋友、中国商人孙嘉毅提起,孙嘉毅一听就很感兴趣,他们决定在德国发起成立一个基金会,任务是通过德国文物保护专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技师等专业力量,对位于中国的德式建筑文物的保护进行积极支持。

  这个民间基金会得到了德国联邦经济及科技部和外交部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这些老建筑,也记录了德国当年一段不光彩的殖民历史,德国人需要正视并保留好这段历史,以警后人。”德国外交部甚至帮欧涵他们筹集了江苏路基督教堂第一扇窗户的更换资金。

  2009年7月,民间性质的中国德国基金会中国德意志文化遗产基金会在柏林成立。江苏路基督教堂的维护,也正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最早户外广告牌被拆除 遮挡海景长达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