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宫庙会(资料图)
青岛新闻网10月17日讯 记者从红岛街道办获悉,至今170余年历史,原胶东地区最大的民间民俗庙会—青云宫庙会将于10月18日(农历九月二十五)正式开始,庙会将历时5天,到10月22日(农历九月二十九)结束,广大市民可在此期间到红岛街道高家社区青云山体验最原始、最淳朴的民俗文化活动。(记者 郑言)
相关链接>>交通路线:
1、自驾:
(1)市内 黄岛胶州 平度—环胶州湾高速/青岛跨海大桥—红岛出口(肖家社区)/红岛南出口(东大洋社区)—青云宫/韩家民俗村
(2)莱西 即墨—城阳—正阳路—岙东路—肖家社区---青云宫/韩家民俗村
2、公交车:
市内、城阳游客分别乘坐765路、902路公交车,至肖家,至青云宫;换乘924路公交车至韩家民俗村。
青云宫发展历程
据悉, 青云宫,原名“龙王庙”,始于宋代,相传,当时有一南洋商船,曾遇到飓风之险,为祈求平安,许愿建庙。一日船行至定盘口停泊(红岛街道高家前海边),船主登陆寻址,发现“青云宫山”,空气清新,风光灵秀,远山近水,乃神圣之地,故建庙于此山,并在庙中修建“娘娘殿”塑“娘娘”神像一尊,年年到此供奉。因当地居民以出海打渔为生,尤以信奉龙王为尊,岛民集资在此修建龙王、龙母神像,并将此庙命名“龙王庙”。
青云宫属道教场所,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大门外左侧,有元代碑志(因历史久远,碑文已模糊不清,以下为前人抄录而得)上镌:宋代青云宫道长东华少君、钟离权、吕严、王嘉四人名字样。自元朝(公元1271年)至今代1961年分别延续40余代,共住过48位主持道人。公元1933年时任中华民国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来视察红岛时,观此山风光之美,因山无雅名,故依崂山有 “九宫八洞七十二庵”之称,即题写“青云宫”三字大横匾一幅,悬挂于院门口门楼之上,自此而成名“青云宫”。
清朝、民国、近代等不同时期,曾多次对“青云宫”整修扩建。为加大历史文物的保护,2012年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投资400余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龙王殿、龙母坟、莲花池场所加加固修缮,铺设景区环行道、停车场等设施。目前主体面积1015平方米,总面积为77920平方米。建有正、东、西三大殿,供奉海神娘娘、龙王、龙母、三霄女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三官爷、庄稼姥姥、巡海大师等从多神像。宫内,青砖碧瓦、描金绘彩,肃穆庄严;宫外,依山眺海,葱岭密林,景物迷人。可谓之:处处其异,应殿瞬观,妙术其情,均为述神之奇。
青云宫庙会的历史背景
青云宫属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民俗底蕴浓厚,发源于“天地神”、以“仁善孝”为民间文化传承的青云宫庙会,其原初系当地渔民向龙王、龙母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和家人幸福安康的场所,相传:黑龙(当地人称谓:没尾巴老李)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每年阴历9月25-29日期间,都会驾云回乡祭母,为表达孝老敬亲美德,感谢神灵的庇佑,人们焚香烧纸,鸣放鞭炮纪念没尾巴老李和他的母亲。而孙老嬷嬷行善好施、济世救人;黑龙惩恶扬善、造福百姓等广为流传的众多民间传说更令青云宫平添许多神秘色彩。
红岛有民谣:“千佛山上有千佛,尼姑居住莲花庵,虎守山上卧神虎,冒岛顶上井一眼,棒锤石,神牛山,青云宫中聚神仙”。 后历经数代传承,青云宫庙会已成为青岛周边最隆重的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
1936年,时青岛市为了推动旅游深入发展,曾利用展览会和画报,发起了青岛市区和郊区名胜景点的评选活动,全市上下以及游客集思广益,最终评选出阴(红)岛八景、青岛十景以及崂山十二景,并一举收入《青岛概览》。其中,“青云晨钟、虎首古洞、东山朝曦、千佛观雪、万丈远眺、西岭归帆、草场银海、鹰嘴听潮”,是为“阴岛八景”。虽然,红岛八景大部分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如“草场银海”的草场早已变成盐田。但是青云宫却保存至今,依然香火兴盛,它承载着世世代代红岛子民对于平安祥和的美好生活的寄托和祝愿。原“红岛志”曾对庙会盛况有过描述:城镇村落,贵者以轿蹄,下者以履,携妻子,与老幼而至者,不可胜既……为集数日……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
民俗文化因其平民化、草根性的特点,更能迎合公众的心理取向,往往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青云宫庙会由最初单纯民间祭祀逐步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传统民俗节会。期间,当除当地居民和红岛在外务工、居住群众全部参与外,城阳、即墨、胶南、胶州、平度、莱西等原胶东地区善男信女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的从四面八方云集青云宫,向龙母祈求一年的平安和风调雨顺,因信仰崇拜的一脉传承,每年都有黑龙江的群众不远万里到青云宫虔诚祈拜。随着青云宫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除了平时游客不断外,青云宫庙会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热情参与。每年仅5天庙会期间,青云宫就可接待游客十万人次以上。
节会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红岛街道依托深厚的“原始、自然、人文”的渔家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构筑起以青云宫、韩家民俗村两大景区为核心的北部民俗旅游组团,形成集民俗体验、旅游度假、园林观光、渔家文化展示、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产业。今年庙会期间,将举办祈福瑞、观民俗、听大戏、品小吃等活动。期间,周边摆地摊的、卖土特产的、捏泥人的、卖艺的,演大戏的、耍杂技的,各行各业,各显其能,无比热闹,按照传统民俗举办的起会、谢会仪式充斥着乡土情、民俗味。
青云宫山会期间,韩家民俗村将免费对游客开放,期间还将举行渔家祭祀龙母的传统仪式,上演摇橹划船、结网捕鱼等民俗活动。前来观赏民俗的游客还可以登上渔船,跟随渔民撒网打渔捞蛤蜊,亲自体验渔家生活。据介绍,为了传承这些逐渐湮灭的渔盐民俗,韩家民俗村内还专门开办了学塾,请来当地的民俗专家,教村里的孩童们学习渔家歌谣、织网、结绳等老一辈们的特色手艺。在洪州商铺商业街上,还能看到各地的特色绝活展示,买到正宗的当地干鲜海产品。同时,红岛休闲渔村、方特梦幻王国、黄澜海韵苑等景区将开展丰富的活动,旅游可来体验不同的旅游乐趣。另,金秋时节正值红岛海鲜最肥、味道最美、数量最多之际,除了螃蟹、八带、虾虎、海螺等常见的海鲜外,游客还有机会品尝到纳米蜊、末货、红参、海胆等众多平常鲜见的特色时令海鲜。
链接:没尾巴老李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红岛西部山坡上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李妻年近四十还未生子,她求子若渴。一天,梦中见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对她说:“天赐一子给你,让他为民除害,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李妻怀孕十二个月,于农历九月二十七日生下一子。只见他面色黝黑,身象龙形。孩子的父亲趁母子熟睡时,悄悄抱起孩子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李妻醒来,不见亲生儿子,大哭不止,不吃不喝。孩子在出生第三天傍晚回家探母,喂奶后盘踞梁上。其父见状大惊,拾起镰刀赶孩子出家。无奈只得钻窗楞逃走,被父亲追上砍下一截尾巴,他负痛而去。这就是以后人们都称黑龙为没尾巴老李的缘故了。至今龙王庙中老李的父亲,手拿一截尾巴,日夜在忏悔着……。李母日夜思念儿子,连惊带吓,悲愤而终。
多年后,李母去世,黑龙在高家山头西边立起了一座新坟,以后人们则称此坟为“龙母坟”。
黑龙听说北方有条江,叫白龙江,江中住着一条小白龙,专门危害当地百姓,黑龙决心除掉白龙为民造福。黑龙与白龙大战三天三夜,黑龙终于打败白龙。黑龙日夜巡视着大江,原来的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黑龙专为百姓造福,他用江水浇灌良田,运载货物,养着鱼虾供人们享用。
黑龙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前几天,他都会驾云回乡祭母,并每次都伴有风雨。为纪念黑龙的功绩,阴岛便在黑龙的故乡高家村为龙母建庙,称“龙王庙”。把每年九月二十七黑龙的生日至九月二十九日龙母忌日定为“龙母会”。人们焚香烧纸,鸣放鞭炮纪念没尾巴老李和他的母亲。
关于没尾巴老李和龙母坟的神话故事,是青云宫远近闻名的主要原因,这个故事不仅在红岛家喻户晓,而且整个胶东半岛也广为流传。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