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直挂云帆向深蓝: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六周年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韩雪峰 熊利兵  张刚 | 责任编辑:糖糖 2014-12-26 16:08:04

高清:海军精锐苦练内功 亚丁湾护航编队今启航

资料图

青岛新闻网12月27日讯 昨天,由导弹护卫舰临沂舰、潍坊舰和远洋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的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开始独立执行护航任务,护送着船队由亚丁湾B点向A点航渡。

这一天,也是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6周年的日子。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暗流涌动的亚丁湾,恰如同一张摆在面前的无垠蓝色考卷。6年里,一批批护航官兵用忠诚、汗水和奉献蘸饱了笔墨,驾驶一艘艘战舰用航迹在这张考卷上书写、作答,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成为了维护亚丁湾水域和平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资料图

直面挑战,战舰如梭织通途

编队指挥舰临沂舰的甲板上,身穿海洋迷彩服的海军特战队员周福东手握望远镜,目视远方……这是他第二次随舰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23岁略显稚嫩的脸上透超越年纪不相符的沉稳。

常态化的护航任务,练就了官兵们直面这片挑战之海的淡定与从容。

人们常根据活动范围把海军分为三类:“黄水”、“绿水”和“蓝水”。但正如色彩学上,即便最鲜艳的黄色和绿色都调和不出一丝蔚蓝,一支海军在“黄水”和“绿水”再训练有素,也决不意味着拥有在深海大洋一试身手的能力。

曾几何时,浩瀚的印度洋上难寻人民海军的只帆片影。直到1985年,人民海军成立36年后,一支出访编队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迹南下西进,才首次将航迹刻在了印度洋上。

而近6年来,随着护航任务的常态化开展,八一军旗已经成为了印度洋的“常客”。一支支编队、一艘艘舰艇、一批批指战员,把深海大洋当最好的练兵课堂,将风浪洗礼当最佳的增智机遇,在护航这场特殊考试中接受了实战化考验,得到了全方位锻炼。

这里记录的是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的一次实战背景下直升机起降。

5度、10度、15度……舰艇横摇幅度不断增大,已经到达了舰载直升机起飞的极限条件。

“请示起飞!”“可以起飞!”机务人员撤下固定钢索,机长程文刚轻提变距杆,直升机稳稳地飞离晃动的甲板……“只有把护航行动当做锤炼本领的磨刀石,在大风大浪中摔打部队,在深海大洋中苦练精兵,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编队指挥员姜国平告诉记者。

蝴蝶飞不过沧海,只有精兵锐旅才能举重若轻。从抵达亚丁湾的第一天起,中国海军各批护航编队按照实战要求,把每一次护航行动都当成一场特殊的战斗精心组织,依法果断地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6年来,护航指挥编组不断优化,护航模式由最初的临时性编组护航调整为有计划的周期性编组护航,护航方式在伴随护航、区域护航、随船护卫的基础上扩展了接力护航、应召伴航、临机输送特战队员等多种方式。

2000多个日夜里,中国海军先后派出50多艘舰艇,为5000余艘中外商船实施护航,成功解救、接护和救助50余艘中外船舶,开创了人民海军多项新纪录,确保了被护船舶和编队自身百分之百的安全。

战舰如梭,航迹如线,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的A点、B点之间织就了一道道通途。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的护航编队海与美国主导的151特混舰队、欧盟465特混舰队、北约508特混舰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指挥官会面制度,与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国护航编队进行联合护航、联合演练,并共同应急解救遇袭商船。一艘艘护航舰艇,成为了一张张让世界各国观察中国、认识中国军队的新名片。

 

高清:海军精锐苦练内功 亚丁湾护航编队今启航

资料图

活跃有力,“生命线”闪耀在深蓝

2014年12月2日,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刚刚启航离开码头。一场“我为祖国去护航”宣誓仪式在临沂舰后甲板隆重举行。

官兵在甲板整齐列队,“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了护航官兵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以仪式教育为代表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让漫漫航程成为锤炼官兵思想品质的生动课堂。编队离开码头,举行“勇闯大洋、走向深蓝”宣誓;航经马六甲海峡等重要水道,组织“看航道繁忙景象,话护航使命责任”活动;到达任务海区,举行“为国旗增辉,为军旗添彩”隆重升旗仪式。每一项仪式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思想的升华。

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夏平政委说:“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远洋护航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落实全方位保证、全过程服务、全员额覆盖的要求,紧贴护航任务实际,从末端着手、从实处抓起,才能让‘生命线’在亚丁湾上放出新的光彩。”

航行在大海上,看不到高山平原,看不到树木花鸟,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和海面。忙碌、紧张,高温、高湿、高盐,大风、大浪、大涌,海盗频繁出没,护航昼夜兼程……为克服特殊环境给官兵思想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延展全面覆盖、全时链接、全程保障的“岸舰一体”政治工作新模式,保证了岸舰之间、舰舰之间互联互通,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快速传送,确保了护航官兵教育实践活动与岸基部队同步部署、同频共振、互动展开。

“你们辛苦了,来,喝杯咖啡提提神!”12月20日深夜,临沂舰政委高景新来到机舱,为正在值班的战友送上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吃饭就是提高战斗力”,“送咖啡就是做思想工作”。护航任务时间越长,高温、高湿、高盐“三高”环境的考验越突出,官兵们不分日夜地连班倒,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这时的政治工作,就是给大家送上一杯浓香四溢的热咖啡。

6年来,各护航编队坚持“教育跟着护航走,活动伴着浪花行”,“动中抓建”新机制、“岸舰一体”新平台、“蓝色文化”新形式、“教育实践”新载体等逐步建立完善,评选“护航尖兵”,开通护航网络频道和“护航之声”广播,举办甲板运动会、大洋文艺晚会,组织“越洋传情”视频连线,活跃有力的政治工作为护航官兵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航迹漫漫,思念悠悠。2014年12月16日晚上,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各舰举行“大洋集体生日会”,56名官兵不仅吃上了战友亲手做的蛋糕,收到了编队指挥员、政委亲笔签名的生日贺卡,还意外收到了来自祖国亲人的慰问信件和视频。这是编队政工组专门组织人员,特意到每个护航官兵家里收集和拍摄的。

护航中,为让官兵化解精神压力,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护航任务,总部和海军还为官兵配发了文化系统终端、远洋综合影音系统、舰艇数字多媒体资源库等文化娱乐器材,护航战舰上一个个“蓝盾网吧”、一部部越洋亲情电话、一台台蓝盾书苑、蓝盾影院、一次次卡拉OK大家唱活动,使官兵生活充满阳光。

不断延伸的政治工作蓝色“生命线”,在远海大洋构筑起昂扬向上的精神家园,使护航官兵经受住了不间断连续航行、高强度战斗戒备和长时间艰苦生活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

高清:海军精锐苦练内功 亚丁湾护航编队今启航

资料图

科学实施,后装保障铺新路

自身监测系统、红外监测仪、温度测控仪,一台台仪器组成的装备监测网,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装备实时动态;机械设备油样、电气设备性能、舰体电位、振动噪声,一组组翔实的装备数据,反馈着整个舰艇装备的运行情况。

在机舱里,潍坊舰机电长付书强向记者介绍,先进的监测诊断手段,可以准确评估装备的技术状态,及时发现装备故障隐患,为装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护航任务远离岸基,装备保障不确定因素多,装备使用强度大,加之任务海区环境恶劣,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编队合理配置监测设备,全时空、全过程进行装备技术状态监测,不断积累装备监测的数据和经验,实时掌握装备技术状态及磨耗规律。在加强舰员级维修能力的基础上,协调舰艇机电、航海、通信系统等装备厂家开设应急保障24小时“全球连线”,形成了编队伴随自主保障、远程维修技术支援和应急前出支援相结合的新路子。

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装备组组长任海波说:“护航任务对保障方式和保障效能都是一次考核与检验,必须按照精确保障、科学保障、创新保障的思路,趟出一条新路子。”

12月18日,在距编队靠港补给还有10多天的时候,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的“粮草官”石伟就收到了一份由中远公司驻外机构发送过来的食品价格清单。制定采购计划、确定经费预算,都可以提前在舰上完成,大大提高了保障效率。

6年来,护航编队适应长时间远距离高强度执行任务需要,与中远公司等单位合作,探索建立“按商业化模式国外综合补给、国内筹措物资、商船捎带保障”的远洋护航综合物资保障模式,走开了一条海上伴随保障、国外靠港补给等相结合的远海保障新路,作战舰艇从首批完全依靠海上伴随保障,发展到目前定期靠港休整补给,一套针对性强的远海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新体系已经形成。

为了让官兵们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出战斗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创新探索出一系列远洋护航行动后勤保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通过完善物资装载品种,使主副食品达到500种以上;优化食品包装运输和储存保鲜方法,及时采用挑拣分类、风干分筐、调整库温等措施,最大限度延长蔬菜保鲜期,使官兵全程能吃到新鲜蔬菜。

走进微山湖舰门诊室,只见这里B超、X光机、血细胞分析仪、牙科综合治疗机等医疗设备种类齐全,宛如一座“远洋流动医院”。各批护航编队在国外靠港休整补给和对外交流活动期间,通过发放健康调查表、体温监测、定期消毒等手段,严密防控流感等疫情发生。

    

高清:海军精锐苦练内功 亚丁湾护航编队今启航

    资料图

高清:海军精锐苦练内功 亚丁湾护航编队今启航

   资料图

高清:海军精锐苦练内功 亚丁湾护航编队今启航

 资料图

资料图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