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春运中的归乡人:家中总有难舍的牵挂(组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4-01-22 07:04:22

春运中的归乡人:家中总有难舍的牵挂

    春运中的返乡人 ——青岛火车站、火车北站见闻

    家乡在哪里,亲人在哪里,春节就在哪里。“月是故乡明”,对于在青岛打拼、漂泊的游子来说,家乡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是最深情的问候。家乡像一个磁场,将游子的心深深地吸附。于是,春节日近,返乡的步履紧促了起来。

    昨日起,记者分赴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记录匆忙的返乡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昨日中午12点37分,陈刚民和吴新亮踏上了去阜阳的K344次列车,他俩在平度打工。

    “年龄大了,家人不愿意再让我出来打工,我跟着南通三建集团干了17年,各方面都是熟手,舍不得离开,想趁着还能动,多干几年,也给儿女们减轻点负担。”61岁的老陈说。

    说起工作,两人很起兴,虽然只是在工地上做外墙保温和装修,但他们觉得平度度假村建起的栋栋别墅有自己的汗水,因此很自豪。堆在地上的行李中有老吴装修用过的乳胶漆塑料桶,他说,扔在工地上可惜,带在身边一则当个盛东西的行李包,二则回家还能盛水,用起来方便。

    辛劳了一年,归心似箭的心情让候车室里的乘客有些不耐烦,但与老陈、老吴的交谈中,这种等待又显出一点轻松与隆重。“年关近了,忙活一年的工资结清了,带着钱能给家人一个交代,心里踏实。”

    记者问及两人新年感想时,老陈说,妻子60多岁了,一年中就收稻子时他回去了一次,心里不落忍。

    老吴说,家里老父亲84岁了,老母亲83岁,没分家,是媳妇照顾着。去年母亲生病时他回去过一次,心里总觉得有些歉疚。“我58岁了,在平度打工时常想家,牵挂着父母。春节过了,正月十五就回来,多挣钱养家。”

春运中的归乡人:家中总有难舍的牵挂

    这个春节有难舍的牵挂

    在母婴候车室,记者碰到了这样一对母女:她们乘坐下午3点半的火车,可是上午10点钟就在这里候车了。

    一岁零七个月的宁宁显得有些怯生,像只小猫,乖乖地,但又很调皮地依偎在妈妈身边。这位母亲显得有些疲惫,放下手中的大包小包,明了记者来意后,她谈起了这个春节的心酸故事。

    “上午9点多,我们母女就到火车站了,来这么早,原因是老公要送婆婆去甘肃天水,一起搭车过来了,免得下午他再送一趟。”这位母亲说,年关将近,本来准备一起回老家菏泽过年,忙活一年了,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可是,远在天水的80多岁的外婆突然生病了,婆婆不放心,每天吃不下、睡不好,60多岁了,她又加入了春运大潮,得坐26个多小时的火车回天水伺候母亲。

    “婆婆一走,再回菏泽就没啥年味儿了,过年总要有个老人在身边,心里才踏实。”她告诉记者,本来一家三口想在青岛过年,因为节后初五六就得回来,时间紧,孩子又小,上下车不方便。孩子姥姥听说这个情况后,让一家人回老家河南商丘过年,经过商量,夫妻俩决定带着孩子去商丘,毕竟已有半年多没去商丘看望老人了。

    “这个春节,我跟老公有难舍的牵挂,一是在天水生病的外婆,二是菏泽老家的亲人,三是青岛的那份工作。打工不容易,都是为了生活,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将来。”她动情地说。

春运中的归乡人:家中总有难舍的牵挂

    返乡的座位票没了

    昨日一大早,太阳的第一缕光辉若隐若现,50岁的张彤刚走在了通往火车北站售票大厅的路上。一直在老家泰安市宁阳县农村种地,刚刚来青打工三个月,人生地不熟的他稀里糊涂地登上了一趟603路公交车。下了车,他才意识到到了火车北站,这个刚刚通车十多天,他只在报纸上见过图片的地方。

    车站很新很宏伟,这个一脸焦急的汉子无暇欣赏。戴一顶标有阿迪达斯标志的帽子,左肩膀扛着一只蛇皮袋,红色的棉花被面隐隐约约地从袋子的纹理中透露出来,右手拎着一只编织袋,拉链显然是坏了,开着口,可以看见里面有锅碗瓢盆之类的用具,脚踏一双黑布鞋。人群中,这样的装扮很容易让人辨识出他是一名外来务工者,在开平路附近的工地上做钢筋工的张彤刚是岛城千千万万外来务工者中的一员。

    一路小跑到售票厅,放下行李,他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礼貌地问道:“同志,有到泰安的火车票吗?今天的。”

    “到泰安你得到火车站去坐车,有一趟9点二十四分的,没有座位了,只有站票。”“从这儿到青岛站方便吗?”

    “得转车,不过您也可以去火车站再选择其它时间的车票。”

    出了大厅,张彤刚的脸上有些失望。坐火车还得倒汽车才能到村里,很麻烦,他说。但是前天没买到四方汽车站的车票,他打算去汽车北站,那儿有直达老家的车。

    登上了开往汽车北站的908路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老张给记者打来了电话:“我买到车票了。”这时候,这个沉默的汉子语气里却透出了那么多惊喜……

春运中的归乡人:家中总有难舍的牵挂

    期盼正月初八的卧铺票

    “没有票了,咋办,再想想办法……”昨日上午八点半,记者在售票厅门口遇见了陈琴夫妇,两位老人看起来十分着急。一打听,原来亲戚告诉他们,2月7日(正月初八)从青岛到成都的卧铺票就剩下两张了,刚刚在售票窗口问到的结果是今天10点才开始放票,两人担心窗口没有票,又不会上网买,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好。

    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一直在西昌工作,退休后回到家乡山东居住。这次需要赶在正月十五前回到西昌工作单位办理证件。从青岛坐火车到成都,再转车到西昌,这是最便捷的路线。

    “从来没在春节回去过,真不知道春运的票这么难买,如果真的买不着票该怎么办?”记者将两位老人带到售票大厅,向值班人员孙健讲述了这个难题。孙健立刻在自动售票机上查询得知,2月5日、6日青岛到成都的卧铺票没有了,7日的票十点才开始放,“网上比大厅提前两天卖票,网上车票我们也控制不了,您先别着急,待会到了十点,您可先去无障碍窗口看看什么情况……”

    “太感谢了。青岛人都有一副热心肠,有没有票我们已不关心了。”看着车站工作人员热心地为自己服务,陈琴老人不停地说着感动的话。

春运中的归乡人:家中总有难舍的牵挂

    带着新棉被回延吉探亲

    “以前都是从潍坊坐车回延吉,这是第一次到青岛来坐车。感觉挺好。”上午11点,坐在宽敞的候车大厅内,宋华一脸的幸福,“这儿挺好,宽敞、文明、舒适。”她和两个儿子准备乘坐下午6点的车回家乡延吉。

    二十多年前,宋华从延吉嫁到了平度,每年回一次娘家,去年因为有事没回去,昨日早上六点她就带着孩子从平度坐着长途车来到青岛,一年没回去看老人,宋华的心里想得慌。问及今年带了什么礼物回娘家?她指了指身边的一个麻袋,麻袋口用两根绳子系得严严实实,但还是可以看见被子的鲜艳颜色。

    “自己种植的棉花、自己挑拣、自己花了两天两夜时间做出来的被子,长2米2,宽2米。”宋华自豪地说。

    看来,这30多个小时的回家旅程中,这床新被子是宋华心里最宝贝的新年礼物。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