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高清:青岛69岁退休工3年复原齐长城

来源:齐鲁网 作者:孙志文 | 责任编辑:浪淘沙 2014-06-20 13:55:38

    画中人就是王德胜,家住青岛市北区,今年69岁。十多年前从工厂退休后,他开始钻研艺术,书法、国画、曲艺可谓样样精通。3年前,他去济南旅游,偶然间看到了位于长清区的一段齐长城遗址,屹立千年的城墙让他感慨万分。从此以后,他对齐长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孙志文摄)

    王德胜的家中有间大书房,他制作的齐长城模型就摆放在书房中最显眼的位置。王德胜告诉记者,他在2011年就有了复原齐长城的想法,之后在两个朋友的陪同下开始奔赴省内的齐长城遗址进行考察,“一千多里的遗址已经被我们走遍了”,他说。(孙志文摄)

    3年时间,王德胜走遍了齐长城经过的各个区市,整理下数千字的资料,绘制成十余幅图纸。今年3月份,他开始着手制作齐长城模型。(孙志文摄)

    山体完全按照原貌制作,石膏堆砌成城墙,纸壳折叠成城楼,然后用刻刀雕刻出长城的纹理,再架上线路装上灯泡,前后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灯火通明的齐长城模型做好了。老人制作的是位于济南和莱芜交界处的一段长城,名叫锦阳关。(孙志文摄)

    王德胜老人向记者展示他绘制的城门图纸,一块块城砖、一条条纹理,他用铅笔惟妙惟肖地复原了城门的每个细节。(孙志文摄)

    王德胜老人向记者展示他当年考察齐长城是拍摄的照片,“看了那城墙,感觉太震撼了,两千多年前建造的,现在仍然严丝合缝,我恨不得都把它们拍下来”,谈及此,老人兴奋不已。(孙志文摄)

    城楼的制作工艺最为复杂,“每一根房梁,每一片瓦,我都是用硬纸板做的,因为之前没有经验,所以每做一个部件我都得多次试验”。制作成楼就花费了老人将近两个月时间。(孙志文摄)

  王德胜对制作而成齐长城模型爱护有加,是不是拿毛笔打扫灰尘。(孙志文 摄)

  模型制作的非常精致,城楼的大门可以开合,内有LED灯光。(孙志文 摄)

  齐长城模型的山体被塑料绿植覆盖。(孙志文 摄)

  远看齐长城模型可以以假乱真。(孙志文 摄)

  图为城墙的副门。(孙志文 摄)

  图为城楼之上刻着“锦阳关”三个字。(孙志文 摄)

  城墙以里是精巧的楼体,每一级台阶都清晰可见。(孙志文摄)

  图为城楼上的楼体。(孙志文 摄)

    这一段齐长城模型总长1.7米左右。王德胜老人告诉记者,他打算在未来几年制作完成齐长城全段的模型,经过计算,一共要做8段。而今,老人最大的困难就是空间问题,“因为家里没有足够大的地方盛放模型,所以制作第二段长城的计划就要推迟了”。(孙志文摄)

    尽管存在困难,但王德胜的目标坚定,“这是祖宗留下的遗产,要好好保护起来,我这么做就是要让大伙看见齐长城的模样,告诉后代别忘本”。(孙志文摄)

    齐长城可谓深入到王德胜老人生活的点滴,除了制作模型,老人还时常画齐长城。(孙志文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