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博山路
博山路
清晨,阳光穿过街道东侧的老屋,照耀西侧的旧房上。零零散散赶早市的市民手提袋子、菜篮在道路上穿梭。路两边的一些店铺早早地开门,整理物品准备营业。一切如晨光般祥和、安宁。博山路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由北向南,起于李村路穿过即墨路、胶州路、高密路、海泊路、四方路,和平度路相接于三岔路口,止于与德县路和潍县路相交的岔路口。有资料记载,当年博山路上建筑半为民居,半为店铺,现在亦是如此。
博山路3号院
在博山路南端有栋显眼的黑青色砖瓦建筑,博山路3号。这是栋二层小楼,花岗岩筑基,青砖墙面,红瓦屋顶。小楼一层的气窗上部有拱形竖砖排成的窗饰;二层气窗上方是红砖和青砖组成的花纹装饰,那红砖在青砖的对应下分外显眼。小楼的正中处是拱形正门。在正门的最顶端有漂亮的山墙,山墙上有个类似拱门的图案。据说当年这个山墙也是青砖材质,现在已经变成水泥的了。穿过门廊走入楼内,红瓦檐下是木质的围廊和木梯,虽然已经破旧,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它当年的风采。据老青岛人介绍,这里当年是天主堂医院,设有内、外科及妇产、小儿科等。对一般贫苦市民多免费施诊。据说解放后,青岛市立中医院最初也是设立在这里。
博山路9—13号
博山路9号—13号是栋3层的建筑,属于博山路上较高的建筑。小楼的一层是店铺,二三层是住家。小楼为花岗岩筑基,花岗岩砌墙,在顶楼的房檐下有宽条配小方格的花纹装饰,红瓦的屋顶。正门在小楼的最南端,很大,门廊的地面铺有青石砖。可见是旧时为了通车马而设计的。楼内侧有红色木质的围栏和房檐。这应该属于青岛早期的商住两用房吧!
博山路42号
博山路42号是栋二层里院式小楼,花岗岩筑基,灰黄色的墙面,红瓦屋顶上的荒草,显得小楼分外沧桑。小楼当年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拱形正门,现在被改建掉了一半,走进里院,马牙石的地面被历史打磨得非常光滑。绿色的杂草点缀在石缝间。里院有着狭长的天井,一楼的墙面及二楼上红色木质围廊,均显出历史的沧桑。
博山路52号
博山路52号的木梯
博山路52号,在路口处是栋“L”形3层建筑,建筑的拐弯处,正对着路口。花岗岩筑基,发黄的水泥色墙面,红瓦屋顶。楼层的最顶处连续的三角形山墙分外特别。因为拆迁的缘故,小楼已经没有人居住,通过废弃的大门,楼内红色木质的楼梯和带有精美装饰的扶手,在破败中分外显眼。
博山路19号
博山路19号木梯
在52号对面,是博山路19号,这是栋3层的小楼,正门不大,是个宽1米多,高3米左右的长方形。在正门的上方依然可见一个用黄色油漆围边的3个大字“向阳院”。很多中老年人都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叫做《向阳院的故事》,当年由于电影的流传,影响了全国各地,各个城市的居委会都开始办向阳院。青岛也不例外。19号的这个“向阳院”应该是当年的痕迹吧。小楼的门廊正对着楼梯,楼体是旧式的木梯,虽然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依然无法全部遮住楼梯的红色底色。
博山路56号
博山路56号,是当年岛城青岛“四大塘”之一的天德塘旧址。这里是一座五层楼房,有老青岛人说这里当年是4层,后来改造成5楼。由于多年未营业,门头已经破败,不过,大门两侧有圆形立柱,上有漂亮的花纹柱饰。在立柱两侧的大理石上镌刻的“天德永继,水乐无穷”八个繁体字对联依然色彩不减。
博山路92号的木饰
博山路92号的木饰
博山路92号是个里院式建筑,外表看是个平淡无奇的2层小楼,花岗岩筑基,白色的墙面,红瓦屋顶,顶部有宽带的装饰。进入大门,你会被其内部精美的围廊木饰所吸引。它的每一段围廊顶部都分成3个长方形隔断,每段的花纹都不相同,都是彩带缠绕不同的食物。下面的两边是“龙回首”的镂空花纹。由此记者猜想这里当年是否是个饭馆、食店或者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从事的与吃有关的工作。
博山路53号
博山路53号正门上的花纹
博山路53号,在92号对面,也是栋2层里院建筑。吸引记者的是它大门上的装饰,红色的木质大门,上面是拱形的,蜿蜒交错的镂空木纹中间圆形内有个类似篆体的文字,记者几经搜寻,都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进入小楼天井,古朴的木质屋门,带凉棚的红色木梯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院内的木梯凉台
山墙
正门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