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清朝末年,青岛口是一个繁荣的市镇,商店林立,作坊众多。德占青岛后,首先拆除了这个市镇,店主们被迫迁往大鲍岛乃至台东镇。原地被重新规划,在昔日店铺之址上建了阿里拉街,以后在青岛河上建了一座石桥,使街道得以向南延伸。中国收回青岛后,石桥以南的路叫鱼山路,石桥以北一直到另一座大堤,横跨大峡谷,这之间的路叫龙口路。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这条名不见经传的马路,却在青岛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广西路、湖南路等几条欧韵十足的街道,从龙口路起始或终止。在龙口路的西、南两方,遍布欧式建筑,成为名副其实的欧人居住区,而位于龙口路的东、北两方,大学路、黄县路则成为青岛早期民族资本家的集中居住地。
因为这里处于欧人区的边缘地带,即使在德占时期,这里就是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混居之地,随着城市扩容,混居越来越严重。在三十年代,甚至在龙口路西侧建了一个东方市场,市场里百货店、文具店、杂货店、蔬菜店、书店、照相馆、饭店、咖啡室等等应有尽有。
1898年10月,欧人居住区开始铺设雨水下水管道。图为铺设的雨水下水道。(资料图)
青岛是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流”的城市,污水分区排泄,排水口远离主城区。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1923至1927年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1918年以前,香港也同样没有污水下水道,仍使用干式马桶系统,这时的青岛欧人商业区已经开始安装冲水厕所了。青岛早期的城市雨水排水暗渠,就始于龙口路等早期道路。
1903年,开始铺设污水管道并修建排水泵站。图为污水下水道广州路泵站。(资料图)
1898年7月至8月,初来乍到的德国规划者经历了青岛第一个雨季,雨量非常大,原本相对平整的土地被湍急的水流冲得沟壑纵横,当地的建筑也遭到很大破坏。同时,进入雨季后,大量污水混合着雨水渗入水井,污染了饮用水源,导致肠炎和伤寒在水土不服的德国人中流行,大量德国官兵因此病死。
这些让德国殖民者们备感头疼,胶澳总督下定决心,对青岛的下水道系统进行重大改革。德国殖民者在规划之初,就按照适用100年的高标准来进行设计和施工,如此长远的考虑,可称之为百年“大工程”。1901年,一位名为单威廉的城市规划设计师在胶澳总督的授意下,将青岛区的排水管网设计成雨、污分流的方式,铺设地下排水管道、修暗渠。不仅如此,在铺设排水管网的同时,德国人还率先实行了包括电线和其他所有管线全部入地。
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带。德人总共修了12个排水系统,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通过地上明沟与地下暗渠建设相结合,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建立完善。
龙口路南端两侧墙壁上新装饰的青岛风景画。总督府、青岛火车站、天主教堂等岛城的德式老建筑纷纷被画上了墙壁。
德占时期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有效的保障了市面的清洁,使得青岛从城市建设伊始便具备现金完善的现代市政设施,为以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就了“最不怕淹城市”的下水道传奇。(陈志伟)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