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朱颖 | 责任编辑:郑言 2014-12-05 05:26:38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青岛新闻网12月5日讯 在昨天揭晓的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比中,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的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以其突出的创新性和高科技含量,荣获詹天佑大奖,成为国内迄今唯一获此奖项的海底隧道工程。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1999年设立,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以表彰奖励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为宗旨的奖项。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突破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建成世界上埋深最浅、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不仅实现了我国海底隧道从无到强的突破,还形成了一整套海底隧道修建的技术模式,最终成功获得评委亲睐赢得大奖。

    青岛胶州湾隧道,连接胶州湾两岸的海底大通道,由青岛国信集团组织建设,总投资34.14亿元。项目南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薛家岛街道办事处,北连青岛市主城区的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全长7800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2006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

    作为我国首批建设的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拥有多项“之最”。

    整体规模最大

    青岛胶州湾隧道是目前我国隧道长度第一、世界长度第三的海底公路隧道,是我国第一批开建的海底隧道,其开挖跨度和建设规模均居世界之最。隧道全长7800米,跨海域部分4095米,设计建设工期47个月。

    建设难度最高

    隧道主体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82.8米,覆盖层较薄,隧址处于火山,火山岩及次火山群地带,环境及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陆域以花岗岩为主,海域以火山岩为主,岩性多变,断裂带密集,环境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技术标准最高

    在国内首次采用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首次采用C50耐久性模筑混凝土,首次采用多重防腐锚杆,全部采用超细水泥进行预注浆,首次将温拌与阻燃技术首次组合运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系统性的确保隧道达到海水环境下的隧道百年使用寿命。

    施工手段最新

    首次运用新型防排水技术、工艺和材料,建成可维护防排水系统,提高了隧道防排水系统性能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在国内首次采用机械手施作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大型液压台车施作耐久性模筑混凝土, 创造性地将全液压多臂钻机应用于远距离地质探孔及超前钻孔,实现现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机械化配套作业下的安全、快速施工。

    青岛胶州湾隧道的建成通车极大的拓展了青岛城市发展空间,大大提升城市化水平,使青岛市规划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得到快速有效的实施。青岛的地理条件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青岛东岸主城区空间范围狭小,城市空间在东部的拓展就受到了地理条件(崂山)的限制,向北拓展将使青岛市形状在现有老城区的基础上更呈狭长型。胶州湾隧道的建成通车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青(青岛)黄(黄岛)不接”问题,而且实现了青岛市“跨海西移”的城市拓展空间。据统计,自2011年6月竣工通车至2014年11月30日,青岛胶州湾隧道累计通行车辆2985万辆,承载过往人员超过1亿人次。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科技创新

    青岛位处新华夏构造最为典型的发育区之一,隧址新构造断裂发育,数十种岩性穿插变换,围岩导水通道复杂,挑战与风险性极高。为了成功建设海底隧道,全体建设者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自主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海底隧道修建的技术模式,主要实现了三大科技创新:

    建立导水致灾构造识别与探测方法

    结合海上多通道地震测量、声呐测扫等勘测新技术,通过对构造控水规律、围岩质量与变异特征研究,以及综合物探与超前钻探预报技术研发,突破了海域复杂地质环境隧道勘察难题,揭示了导水致灾构造特性与分布特征;并通过采用大型机械化快速注浆堵水技术,形成了海底隧道注浆工法、注浆效果评判方法与标准,开发了注浆设备配套,实现了高承压水作用下隧道快速高效注浆加固堵水,有效避免了灾害事故的发生,建成后全隧道涌水量4200立方米/天,仅为同类隧道的一半。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厚度方法

    将降低坍塌涌水风险作为确定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重要原则,选取典型断面采用工程类比、数值模拟、大型模型试验等手段,建立了海底隧道岩石最小覆盖厚度确定方法,成功修建了埋深最浅的海底隧道,减小了隧道投资,保证了结构安全耐久。

    创建海底隧道工程全过程动态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海底隧道高风险的特点,进行全过程风险管理,对建设过程中的各阶段风险进行系统化评估,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研发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平台,并应用于隧道施工动态风险管理,保证了隧道安全有序的建成。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青岛胶州湾隧道作为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着力加强了科研课题对工程的实际指导作用,共投入科研经费4500多万元,自主立项26项科研课题,聘请国内外院士、国际隧协、国内外20多家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咨询。以本工程为依托,中南大学和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了“863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7AA11Z134)“地下工程承压地下水的控制与防治技术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完成了“863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7AA11Z167)“复杂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预警”。

    胶州湾隧道工程开工以来,国内外共发表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省部级以上工法7项,完成863课题项目2项,除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外,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中:“隧道施工风险与控制技术”获国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推广项目;“长大海底公路隧道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创新及关键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胶州湾隧道工程施工采用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主要包括:C50模注混凝土一次浇注100%合格、在全国首次采用C35湿喷高强度混凝土、成功实现多重防腐锚杆的施做、堵水控制效果远远超出设计标准、国内首次采用可维护排水系统。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特色一: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

    在国内首次采用了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从原材料、配合比、喷射工艺、质量控制和喷射混凝土机械化作业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出了满足抗海水侵蚀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并制定了高性能初期支护和检验手段的相关技术规范。隧道采用了通过多元复合技术研制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水泥用量低,环境效益显著,为减少碳排放作出了贡献。

    特色二:C50耐久性模筑混凝土

    首次采用C50耐久性模筑混凝土。为使青岛胶州湾隧道达到100年的使用寿命,针对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面临的高浓度氯盐溶液渗透水和洞口段高浓度盐雾等腐蚀环境,通过掺入粉煤灰、高炉矿渣微粉末、微硅粉等混合材料的方式制定了C50衬砌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按照这些要求选用合格的材料和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经检测现场混凝土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抗碳化能力、抗冻性等均满足了设计要求。

    特色三:多重防腐锚杆

    首次采用多重防腐锚杆。青岛胶州湾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中初期支护的喷锚衬砌部分,锚杆采用了多重防腐锚杆,杆体采用镀锌处理,为防腐提供了第一道防线;杆体外波纹管的设置,能保证水泥浆液的灌注和饱满;水泥浆灌注完成后,实现了锚杆的多重防腐功能。确保隧道使用寿命。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特色四:可维护防排水系统

首次运用新型防排水技术、工艺和材料,建成可维护防排水系统,提高了隧道防排水系统性能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在国内首次采用机械手施作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大型液压台车施作耐久性模筑混凝土, 创造性地将全液压多臂钻机应用于远距离地质探孔及超前注浆钻孔,实现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机械化配套作业下的安全、快速施工。

    特色五: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

    首次将沥青混凝土的温拌技术和阻燃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到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不仅大大节省了拌和时燃油消耗量,还使得在无自然通风的条件下,石油沥青排放的油烟比正常高温下减少了75%,降低了沥青燃烧的可能,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排放,极大改善了施工环境,青岛胶州湾隧道路面以全新的内涵、舒适的外表走出了路面施工中“一年小修”、“三年中修”、“五年大修”的怪圈。

    特色六:全方位耐久性系统

    首次建立全方位耐久性系统。为保证青岛胶州湾隧道百年工程的耐久性,在充分分析海底隧道工程耐久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结构、防排水系统以及耐久性防护监测的全面耐久性系统,同时首次将健康理念引入到海底隧道工程建设中,将施工、运营、维护结合起来,建立相应数字分析模型,进行工程全寿命的预测,保证了海底隧道百年使用寿命。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特色七:注浆堵水标准化作业

    海底隧道施工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复杂多变的水文地质情况,胶州湾海域地质结构复杂,隧道开工以来,共有29段海域经探孔发现出水,最大探孔出水量500L/min。始终把注浆堵水作为青岛胶州湾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从方案的制定、设备和材料的选择、施做的步骤到信息的报告程序,预先做了严密的部署和准备,确保顺利穿越所有出水断裂带。

    据统计,胶州湾隧道通车以来,共经历了46次七级以上大风,67次雷雨,冰雪天气15次,迷雾天气120余次;隧道辖区内发生各类交通事故共计140起,其中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117起(平均11天发生一起),车辆和行人违章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所有交通事故和违章事件均得到了及时处置,未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累计抛锚故障及交通事故牵引施救1000余次。(记者 朱颖)

高清:胶州湾隧道获詹天佑大奖 工程盘点

    青岛胶州湾隧道大事记

    ●2005年4月5日 青岛市规划局确定建设青岛胶州湾隧道的选址。

    ●2005年9月2日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签发《关于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核准评估报告》。

    ●2005年9月19日 青岛市政府确定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为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项目法人,确定青岛胶州湾隧道经营期限为25年。

    ●2006年1月18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核准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项目。

    ●2006年4月25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海域地质勘察工作在团岛和薛家岛两端海域同时开钻。

    ●2006年12月27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开工典礼在薛家岛端举行。

    ●2007年8月22日 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与施工监理、土建单位正式签定合同,并下达薛家岛端主体工程开工令。

    ●2008年5月6日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青交规划[2008]64号文对《青岛胶州湾(海底段)隧道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批复。

    ●2008年5月13日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批复青岛胶州隧道工程《施工许可申请书》。

    ●2008年6月25日 举行青岛胶州湾隧道团岛端工程开工典礼。

    ●2008年12月29日 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2009年1月1日 第一次实施大断面预注浆堵水加固作业,用45天的时间处理了30米的断层破裂带。

    ●2009年5月19—20日 邀请孙钧、梁文灏、周丰峻院士等专家召开《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穿越不良地质注浆堵水加固技术研讨会》,专家认为注浆的施工方案、参数、材料选择是安全、合理、可行、经济的,堵水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标志着胶州湾隧道F4-4断层注浆获得成功。

    ●2009年6月22日 举行青岛胶州湾隧道施工事故应急综合演练。

    ●2009年7月7日 青岛市政府批准海底隧道工程的项目法人由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18日 青岛胶州湾服务隧道实现全线顺利贯通。

    ●2010年4月28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全线贯通。

    ●2011年3月29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下海底隧道建设安全控制创新体系》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4月29日 青岛市胶州湾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5月27日路面质量交工检测完成,检测结果完全符合设计和胶州湾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2011年5月31日 外部供电正式进入青岛胶州湾隧道主变电站。

    ●2011年6月6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收费岛土建施工结束,标志着整个隧道土建施工全部完成。

    ●2011年6月20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通过交工验收。

    ●2011年6月30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正式通车。

    ●2012年11月1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通行费下调。

    ●2014年4月18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通过竣工验收。

    ●2014年11月1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通行费再次下调。

    ●2014年12月4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