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界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青岛新闻网4月24日讯 一抔泥土,于火成陶,不敷金碧,不施铅华,价格却堪比黄金美玉。每一件独一无二的紫砂艺术品,都是制壶艺人们倾注心血的匠心之作,承载着一辈又一辈艺术家的智慧与勤劳,也记载着中国独特而耀眼世界的紫砂文化。
艺术界顶级盛事“第二届艺术鉴藏文化节”将于4月24日在青岛盛大开幕。4月23日,中国紫砂界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接受青岛新闻网独家专访,讲述紫砂大师的艺术人生。
紫砂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由壶而生,丁蜀镇与景德镇并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两大重镇。凭借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宜兴紫砂壶饮誉中外。
已过悬车之年的汪寅仙出生于宜兴丁蜀镇制陶世家,自幼帮助母亲制造日用陶瓷,与泥土有一股天生的亲切感。汪寅仙读小学五年级时,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把一批紫砂工艺品,拿到学校操场上办了一个展览。“第一次见到艺术陶瓷,太精致了,我想长大以后我要能干这一行该多好啊!”对紫砂的向往从此扎根在她的心中。
汪寅仙制“曲壶”
汪寅仙在家里排行老大,为了让两个弟弟继续读书,减轻家里负担,1956年,仅小学毕业的汪寅仙报考紫砂厂当学徒。“当时一共考了三道题。第一道是口试,师傅问我为什么要学制陶。”汪寅仙回忆道,“当时我的回答是,陶瓷闻名中外,我就是很喜欢,所以很想学。”
1956年11月,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师吴云根。1958年4月,跟蒋蓉学艺。1958年7月,被工厂聘为小辅导老师,带40名学生。当时,她认为学业未完成,在她的积极要求下,又从师于朱可心学习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她跟朱可心学习仿制国家一级文物《项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及东欧国家展出。
“三年学徒的日子里,白天制壶,晚上学文化。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脑,连手表也不多见,我们对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只记得睡醒了就去制壶,晚上去附近的东坡书院上夜校,月亮老高老高了才回去睡觉。”汪寅仙说,“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考试,我第一次考试成绩是三类偏上,学徒毕业时最后一次得了第三名。那段岁月啊,充实、难忘。”
汪寅仙制“九头高寿梅桩”
紫砂壶融合方圆刚柔,表面无釉色,不以浮华悦人而藏温润光泽于内。紫砂光货讲究轮廓大方,线条柔和,壶形虽简却似有所语言;花货集大气、大美于一体,将自然的灵韵浓缩到壶中,经取舍提炼、夸张变化,富有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
汪寅仙笑称自己是“没文化的泥人”,但是她的紫砂壶精致绝伦,情趣盎然,她把光货的书卷素雅和花货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眼光,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汪寅仙与张守智先生合作的“曲壶”,用辩证思维和梦幻般的想象力,“曲则全,枉则直”的理念,简约虚实的立意,气势如虹的架构,用一根简单的曲线,在上下贯通,旋转流动的立体轨迹中,勾勒出一件完美的造型,创作了无愧当代的陶艺重器经典。
“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是汪寅仙自学徒年代就对自己立下的制壶理念。她将毕生的艺术追求凝练于每一把仅盈握的艺术珍品中,她的作品被世界六大博物馆收藏。
汪寅仙制“仙桃提梁壶”
自古茶不离壶,壶则以紫砂为上,茶文化与紫砂文化相得益彰,紫砂壶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有着“世间茶具壶为首”之美誉。17世纪中叶,中国紫砂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欧洲,至今仍有大批紫砂壶被皇室及民间爱好者收藏。
汪寅仙说,用紫砂壶泡茶是任何盛器都无法媲美的。无论是何种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将茶中有机营养发挥到极致。
“要想让更多的人爱紫砂壶,首先要将中国的茶文化深入推广。”汪寅仙说,紫砂因茶而生,由茶乃盛,最终携茶而美。
受“第二届艺术鉴藏文化节”主办方之一艾达艺术银行的邀请,这是汪寅仙第一次来到青岛。“我知道青岛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多年心生向往,之前也有很多朋友热情相邀,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汪寅仙说。对于近些年价格持续走高的紫砂市场,汪寅仙建议藏家多看、多了解,不要盲目追求紫砂名头,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水准,更要看重作者的艺术素养和道德。
在“第二届艺术鉴藏文化节”上,汪寅仙将携带紫砂壶代表作与青岛市民见面。另外,还将有当代紫砂大师何道洪、范伟群、鲍锋岩、姚志源、吕俊杰、李守才、邱玉林、郑剑锋、黄旭峰等人亲临文化节现场,众多国内罕见的珍品将首次在青岛集中亮相。(记者 谢小真)
汪寅仙制“松竹梅壶”
汪寅仙制“金福寿壶”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