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20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劈柴院江宁会馆里热闹非凡,三位中式糕点大师在这里现场动手,制作着各种极具胶东特色的小动物造型糕点,引来了众人的围观。这三位糕点大师分别是83岁高龄的高秀嫦(左)、72岁的陈秀英(中)和62岁的姜培宏(右),她们都是岛城著名的中式糕点传承人。从去年开始,她们对英记楼传统中式糕点的32个古老配方进行了开发,复原了具有百年历史并消失了数十年的英记楼糕点。
青岛的糕点历史源远流长,从1891年开埠以来引进的中式糕点,到德占青岛时期兴起的西式糕点,每一种都是青岛人难以忘却的美食记忆。作为青岛地区中式糕点的代表,英记楼糕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战乱等原因,英记楼糕点沉寂多年。2008年劈柴院改造时,岛城文史专家王铎和劈柴院改造的实践者王锡南先生,重新发现了英记楼糕点32个品种的配方。
5月20日,青岛英记楼糕点正式开业,三位大师亲临现场,制作小动物造型糕点供来往市民、游客品尝。这些糕点造型中,有金鱼、小鸟,也有熊猫、小猪,造型简洁,惟妙惟肖。据了解,动物造型糕点是胶东半岛地区的特色糕点,与花馒头相似,有美满幸福的寓意。(记者 孙志文 摄影报道)
新闻延伸
青岛开埠以来,最早名闻遐迩的餐饮酒店有四大酒楼,分别是英记楼、顺兴楼、春和楼、聚福楼。四大酒楼的菜肴各有特色,其中英记楼以其经营的粤菜和宫廷糕点独占鳌头,是达官贵人和社会贤达常来聚会的场所,其研制的糕点是这些达官贵人和太太小姐们的最爱。
据历史记载,康有为先生和其三姨太就是英记楼的常客,康有为先生因是广东人,所以对英记楼的粤式菜肴情有独钟,而其三姨太最爱的还是英记楼的糕点,每每就餐完毕,他们都会让店家按时送糕点至“天游园”康公馆,用来招待客人。1927年3月30日,康有为先生就是在英记楼就餐时被日本人下毒而死的。
据岛城著名文史专家王铎先生介绍,英记楼之所以能成为四大酒楼之首,是因为辛亥革命后,从北京来青岛的宫廷御厨在劈柴院中山路门洞的北侧(现亨得利店位置)开办了英记酒楼,他们推出的御用粤菜和广东风味的御用糕点,很快成为酒楼的金字招牌。旧时青岛就有这样的谚语:“英记楼,英记楼,一天到晚弦子没有头”。这里所说的弦子,是指英记楼所独有的伴宴方式:广东音乐。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