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各地端午习俗:山东拴五色线缝香囊 秭归端午比年大

来源:齐鲁网、钱江晚报 作者: | 责任编辑:中石 2015-06-21 13:20:49

各地端午习俗:山东拴五色线缝香囊 秭归端午比年大

  汨罗老艺人雕龙头。黄松柏摄

    湖南汨罗

    沅湘碧潭传楚俗

    本报记者侯琳良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龙舟竞渡,是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中最鲜明的元素

    今年46岁的汨罗人王勇,在长沙定居有12年,每逢端午节都会开车回到汨罗。“有关端午记忆,就是挤在汨罗江畔的人潮里,看龙舟比赛;站在家里灶边,剥开香甜的粽子;家家户户都插上了带着泥土芬香的艾草……”在他眼里,家乡汨罗江畔的端午节最有味道!

    “老一辈说,所有一切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王勇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悲壮一跃。自此,汨罗端午节就和屈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龙舟竞渡,是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中最鲜明的元素。明代边贡有诗云:“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屈原投江之后,沿岸百姓纷纷发舟打捞,沿水招魂。两千多年来,这个驾舟相救的场面相沿成习,演变为每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独特景观。汨罗也由此获得“龙舟故里”的美誉。

    汨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松柏告诉记者,今年有20支汨罗本地的龙舟队参赛,分别来自各乡镇场、社会团体和单位等。除了比赛,还有祭龙仪式和民俗表演、包粽子比赛。

    粽子从何而来?汨罗江畔人们口耳相传:某年端午,在竞渡现场,屈原“现身”称祭品都被江中鱼虾所食,并说“可用粽叶裹饭,呈尖角,鱼虾误视为菱角,再系五色丝线”。此后,每年端午,当地百姓便包角粽,代替竹筒饭,以祭屈原。

    到了端午,当地人都会下到田地里,割下菖蒲和艾叶,挂在门边或窗户上,以此来喻意屈原的再生——“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汨罗人把艾叶当成了屈原的坐骑,菖蒲当成了屈原的长剑,而屈原本身则成了为人们守门窗的保护神。

    专家分析,汨罗江畔的这些习俗,最早源自祭祀,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屈原投江之后,端午节的内涵从此发生“拐点”——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演变为纪念一个爱国诗人的节日。

    “屈原在汨罗的影响深远,他让汨罗江成为一条闻名世界的文化之江。”黄松柏说。

    此外,汨罗江畔的端午文化元素还有饮雄黄酒、踏青、抢龙水、挂香囊、插栀子花、抹露珠、踏露水、歇端午、采百草、唱老戏、回娘家等,有的还在继续传承,有的却渐渐遗失在历史的风雨中。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