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青岛,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活也很慢...
补碗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话倒是有所耳闻,而这话最初就是从补碗行当传出的。提起补碗匠,年纪稍大的人还有点儿印象。随着时代发展,走街串巷的补碗匠和这种古老行当一起,慢慢退缩进人们的记忆深处。
锔大缸
建国前,青岛人为省饭,冬天只吃两顿饭。喝的方面,那时自来水不普及,只好靠天吃水,为了解决人们赖以生存的水问题,储水的大水缸应运而生。为了供应水缸,还产生了以此为业的“专业村”,像现在李沧区的晓翁社区,以前叫小瓮头,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以烧窑小瓮而得村名。
白铁匠
解放初期在吴家村有个白铁匠的手艺人,姓张,靠白铁手艺为生,后来都叫白铁匠,不知道的还认为姓白呢。白铁匠,靠手艺为生,人们用的簸箕、烟囱、水桶、壶底、锅底……每一样都凝结了他们的心血。白铁匠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尺,一段铁轨,一把剪刀,一把木槌,按用户的要求打造出所需的东西。
泥瓦匠
旧时,为了安家盖房子,垒院墙、盘锅台、打火炕,泥瓦匠由此产生。解放初期,每家都有一个7-8印大锅,盘锅台就是一个技术活。那时砖很少,盘锅台多用碎石和土坯,全靠泥瓦匠用泥巧妙垒成,有“齐不齐一把泥之说”。正间与东间的薄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可放油灯,两间都可照明,体现节约精神。另外,婆婆可通过方洞监视媳妇,别让媳妇偷吃了好吃的东西。留方洞是泥瓦匠的发明,讨好掌权的主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
打纸缸
建国初期,青岛市民生活还是很困难的。可要生存下去,居家过日子,盆盆碗碗总不能少,就想到用代用品的办法。各造纸厂的周围都有很多纸浆流在水沟周围。把纸浆挖回家,泡成糊糊状,然后糊在水缸等模具上,等稍干后把模具取出,我们就看到了纸缸的雏形,因为在朝模具糊纸浆时要用力拍打,所以这个活叫“打纸缸”。更多的家庭纸缸盛的是粮食。粮食放在里面不受潮,盖上盖子,耗子也咬不破。
弹棉花
声声弦响、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但是转眼之间,“弹棉花”却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
算命先生
中国古老的行业,在民国初年随处可见,那时候的算命先生多为瞎子。算命之精准,叹为观止。
磨剪刀
“磨剪刀勒”、“戗菜刀”。这种故意将尾音拉得很长,还夹带一点韵味的吆喝声,对于很多青岛人来说,仿佛依然在耳边,这一门古老的手艺已经快被城市的高速发展所淹没。
秤匠
过程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却是一件“斤斤计较”的事。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制作杆秤的工具——锯子、刨子、铁斧、铁锉子、凿子、钻子、墨斗,木匠所需的工具都不能少。现在沧口北部小枣园村王家做秤的技术一直没有丢掉。1968年“同聚诚”的第三代传人二秤匠之子王传厚,带领乡亲们白手起家建起小枣园五金厂(今衡器厂),恢复了杆秤的生产,还试制成功“地中衡”,通过了青岛标准计量局的鉴定,成为青岛生产杆秤、磅秤、地中衡的定点单位。
捏面人
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复杂且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塑造出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
吹糖人
汉族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每当一只“公鸡”或一个“猪八戒”在老人的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呈现时,孩子群里都会传出一阵阵喜悦的笑。
爆米花
起源可上溯到宋朝,青岛老城里,小盆友端着盆围在炉子边,就等“砰”的那一声,出锅前、老爷爷的一下炉子,一边吆喝着“响类”,我们就捂起耳朵,哈哈哈,童年的回忆。
修钢笔
以前,在上衣衣兜里插支钢笔对于一个人的身份来说,可如今,随着电脑的普及,无纸化办公风行,钢笔在人们生活里逐渐淡出,修钢笔也成了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纳鞋底
依着一双巧手剪出的纸样,蜡线在银针的引导下,穿梭在鞋面与鞋底间,银针以额为磨石,鞋身木托支撑定型,在千锤轻敲之后,一双鞋子才算是完成了。
剃头匠
剃头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手艺精湛,历史悠久。现在,虽然遍地都是发廊,但这门手艺没有失传。
补锅
补锅匠走街串巷,听见“补锅嘞”嘹亮的声音,女人们就忙着找来破锅,排着队伍十分热闹,补完还装一盆水,看看漏不漏,现在已经是看不见了。
打铁匠
青岛那时候,个到各处都有打铁铺,打铁匠分大炉帮和小炉帮,常有人吆喝“磨剪子嘞,戗菜刀”,你要是给他一把二个手指头那么宽的菜刀,他就会告诉你“没有钢刃,戗不了”,这时候,你就要去铁匠铺了。
各种形状的火钳
寻呼小姐:BP机时代的见证人
2007年3月22日是中国联通公司申请停止30省寻呼业务关闭公示的最后一天,此后,寻呼服务业务在全国30个省市正式停业。寻呼,这个曾经在中国辉煌了十几年的行业,最终画上了一个句号,成为被历史淹没的众多行业中的一员。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