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巷 老屋 桂花香
被树木掩映在林荫中的荣成路,静谧、整洁,花草装点着街边的一座座庭院。深秋,几个小院种的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金色的,白色的……扑鼻的香气,虽然不多,却依然能让路上行人的步伐停下来,找寻花香的位置,然后闭眼闻一下,再微笑着继续前行。
荣成路5号是栋2层小楼,小楼的楼体平面近似金字塔形,粗石筑基,黄色粗颗粒粉墙,红瓦大斜坡屋顶下有木质的檐边。建筑的正门朝东,正门的顶部有外露的木质屋架和连续的半圆形拱廊。小楼的南侧有角门,角门的顶部是矩形的露台。这栋小楼当年住的是什么样的人,记者问询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答案,只有通过院门的黑牌上得知这栋欧式别墅建于1932年,由建筑师刘耀宸与俄国建筑师拉夫林且夫设计。
荣成路6号的院子不小,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植物。院门的旁边是建筑的车库,外形和院内深处的小楼风格相似。院子深处是栋非常大气的建筑,2层带阁楼。建筑楼体平面为矩形,花岗岩筑基,黄绿色粗颗粒粉墙,红瓦折边斜坡屋顶。建筑的正门朝西,门前有花岗岩石阶和弧形石质扶手,正门的一侧有半圆形凸起的飘窗,上方是半圆形的露台。露台上方接近屋顶处有大片白底红色格纹装饰。建筑北侧的顶部中心位置,有小巧的矩形露台,顶部配有凸起的尖顶。建筑的南侧房顶有一个很大的老虎窗,凸出的部分同样用白底红格纹装饰,老虎窗前有个不大的木质露台。让整个建筑显得非常别致。从院门前的石牌可以看出,它同5号属于一批的建筑,也是建于1932年,由建筑师刘耀宸与俄国建筑师拉夫林且夫设计。
荣成路7号是路北段一栋非常漂亮的房子。建筑院门前黑色的牌匾上写着该建筑建于1931年。不大的院中是个2层带阁楼和地下室的建筑。粗石筑基,黄色的外墙,外墙转角处有向外斜出的粗石勒脚,顶部配有高耸的孟莎式屋顶,四坡两折,每一坡被折线分成上下两种坡度,屋顶的红瓦下面有木质的檐边。正面敦实的连拱廊,上有简洁的花纹装饰,连拱廊的中间为入口,上面有长方形露台。绕过不大的院,一层为一个气派的门廊,据说是当年的主入口,虽然已经被改建,但透过窗户,依然可以看到,左右各6个柱槽装饰的古罗马柱,直接向上延伸承载着二层的阳台,前后贯通,整体感觉横平竖直、明朗大方。立面变化丰富的阁楼的左右两侧,是两个凸出的老虎窗,阁楼以山墙封檐板的手法结束,屋檐下纵横着几条德式风格中常见的装饰色带,它与檐板、门窗、栅栏木扶手的颜色融为一体。建筑二层的墙体是从半地下室的位置开始的,基座表面由花岗石砌筑,质感粗犷;沿马路的围墙同是花岗石垒成,石头大小有序,看似随意,却整齐划一,显得坚固厚实。三联长窗的彩色玻璃,更为建筑添色不少。
荣成路8号的院子很大,院内种满了各种高低错落的植物。在院子的深处是栋带地下室的2层小楼。花岗岩筑基,暗黄色粉墙,红瓦折角屋顶下有红色木质檐边。建筑的正门在西面,门前是数级花岗岩石阶和粗石砌成的扶手。正门的北边有面圆形的气窗,气窗上面有粗石装饰。正门的南边是方形立柱支起的门廊和凸出的半圆形露台,数根白色的花柱促成了露台的围栏。建筑的东侧有石阶可登上一个很大的平台。建筑南面有凸起的半圆形飘窗,飘窗上方是一个和西面一层相仿的露台。有资料显示这里当年是“日本航空会社”别墅,建于1933年,中国建筑师刘耀宸与俄国建筑师拉夫林且夫设计。(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雷)
路北端的匆匆“住客”
荣成路上的房屋,虽然几乎每个建筑的门口都有标明其建筑师以及建筑时间的牌子,但是牌子上却甚少写明这里到底曾经是谁的住宅。
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大部分建筑从建成至今,其主人或是住客已经历了多次变更,正如现在在这条路上所看到的那样,很多房屋,已经用作酒吧、咖啡店或是各类办公场所。有说法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由于战争的关系,很多在青的欧美人士以及国内上层人士都离开了青岛,因此荣成路上的房屋经历了一次主人的大更换,很多建筑都被日本在青人士所占用。
荣成路2号甲,其建筑独特的外表颜色使其在这条路上显得十分特别。据资料显示,这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曾经是李代芳的住宅。李代芳是青岛人,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担任青岛农林事务所所长。后来,与居住在荣成路几乎同期,他被当时的国民政府任命为参议会议长。由此也可看出,荣成路在当时并非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
据说,3号是邵式军的别墅,但是究竟是何时,没人说得清楚;4号,则据说初期是一位美籍主教的住所,后有一位政治人物住在这里。
荣成路7号,是这条路上难得没有院墙和大门紧紧围起来的建筑之一。有人称其为奇兑如脱别墅,据传这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荣成路上所建成的第一座建筑物。
关于这座黄色欧式别墅的过去,在一些人的口中,流传着一个烟厂的故事。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两位意外相识的生意伙伴都认为烟草生意在青岛有巨大商机,因此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办一个小烟厂。
这座烟厂,就选择7号的这座别墅,屋内的房间都被改造为适合烟厂使用。但是,实际的经营状况并不像二人想象的那样美好,产品销路不畅,难以覆盖房屋、人力成本。而就在这难关之时,其中一个生意伙伴不见了。另一人只能在窘迫中结束生意,将烟厂转让给其他人。后来,有神秘人又租下了这里,继续烟厂生意。生意依旧惨淡,但经营者却并不在意,十分令人费解。所以,有人猜测,这烟厂存在的目的,或许只是一个为某特殊机构做掩护的场所。(孙 欣)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