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搬出新天地】青岛碱业关停 新厂区两翼并进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张力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6-01-01 06:59:51

    青岛新闻网1月1日讯 12月31日,位于李沧区四流北路78号的青岛碱业老厂区正式关停,这家57岁的老牌化工企业,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青岛市环保搬迁的总体规划,青岛碱业将分别在平度新河园区、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实现“二次创业”。老厂区近700亩土地,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未来将成为商住聚集区。

青岛碱业位于平度新河的新厂区已经落成

    看转型:搬离老城区 开创“两翼并进”新格局

    未来,青岛碱业将进入“两翼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在平度新河园区,青岛碱业将重点规划发展与区域产业配套性强、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型的无机化工和农资产业,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在平度新河实现搬迁改造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打造青岛碱业新河现代农资和化工产业园。

    目前,青岛碱业平度新河园区已经与台湾东碱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合资生产的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40570万元,其中氯化钙和硫酸钾装置已建成投产,产品质量优,生产经营转入正轨。东碱公司硫酸钾产品有着几十年生产历史,生产技术成熟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品质在国际上享有美誉。青岛碱业硫酸钾项目采用东碱公司的全套生产技术。该项目实现了资源的高度综合利用,被业内人士誉为硫酸钾生产企业中的一个创举。

正在建设中的青岛碱业董家口厂区

    此外,在黄岛董家口临港产业区,青岛碱业充分发挥临港和液体化工码头优势,着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品,打造高端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实施的5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是青岛市重点环保搬迁项目,采用的美国德希尼布石伟工艺技术,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苯乙烯新材料专利技术,总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372亩,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年利润2.9亿元,该项目将于2016年底机械竣工。

青岛碱业将国内最先进的小苏打生产装置搬至平度新河,与硫酸钾、氯化钙形成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看节能:引入世界先进科技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实际上,2013年7月,青岛碱业已经启动搬迁工作。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是承接青岛碱业搬迁发展的第一个项目。

    自2015年1月开始,8台硫酸钾曼海姆炉先后点炉成功,生产出高品质的硫酸钾产品。据悉,自停产之日起,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小苏打生产装置将由老厂区整体搬迁至新河厂区,与硫酸钾、氯化钙形成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该项目为国内外首套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装置,突出特点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利用曼海姆法生产硫酸钾,副产品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副产的CO2与纯碱反应生产小苏打,属于典型的低碳循环经济项目,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同时也被列入了国家工信部清洁生产应用示范项目。

    同时,通过综合利用,这个项目对CO2利用率达到70%,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2.1万吨。

此次环保搬迁,也给青岛碱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一些能耗过高的设备被淘汰。

    在董家口临港产业区,青岛碱业与美国德希尼布石伟工艺技术公司携手,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乙烯生产技术——乙烯脱氧法生产工艺。该项目于2015年7月10日正式开工,预计2017年1月建成投产。

    除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的环保效益也非常突出。苯乙烯排出的废气含有40%的氢气,一期在废热锅炉烧掉,二期计划上SPA变压吸附装置,将氢气脱出,为二期项目提供原料。除了废气全部解决之外,该项目的废水、固体废物排放也基本为零,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据青岛碱业苯乙烯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德希尼布石伟工艺技术公司的生产工艺,每生产1吨苯乙烯,比国内传统方法要节约69元,而按照年产50万吨的产能计算,将节约成本近3500万元。

青岛碱业的纯碱产品正式退市,曾经的纯碱生产工人也面临转型

    去产能:纯碱全面退出市场

    此次青岛碱业老厂区停产,标志着青岛碱业从事57年生产的纯碱产品将正式退出市场。此举,是海湾集团实施转型发展的关键一环。淘汰纯碱装置,新上苯乙烯项目达产后,青岛碱业万元综合能耗指标将由2.4t(标煤)降至0.5t,下降79%。

    在我国,纯碱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截止到2015年,全国纯碱产能已经达到3300余万吨,实际需求为2200万吨。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国内PPI指数连续40余个月环比下降,其中化工、煤炭等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据悉,全年国内纯碱厂家整体开工率维持在七成左右,大部分企业陷入亏损的境地,有8家纯碱企业已经停产。

位于老厂区的青岛碱业,曾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能效领跑标杆企业”

    面对市场需求低迷、价格下行的压力,青岛碱业逆势而进,提交了一份令业界同行刮目相看的战绩:2015年1-10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4.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472万元,展示了青岛碱业较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4年,青岛碱业轻质纯碱单位能耗完成335.66kgce/t(千克标准煤/吨),远远低于行业平均365kgce/t的水平,位居国内氨碱企业第一名,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能效领跑标杆企业”称号。

    青岛碱业总经理孙新德告诉记者,退出纯碱行业,不是因为难以持续,而是为了顺应区域布局调整的大势,积极融入一体化战略,坚定不移走产业优化升级的道路,从而实现青岛碱业向现代化工企业的华丽转身。(青岛新闻网记者 张力伟)

    青岛碱业大事记>>>>

    1958年,随着国务院79号文件批准青岛化肥厂设计任务书的下达,一批批建设者们满怀豪情来到楼山脚下,青岛化肥厂(青岛碱业前身)正式开建。

    1965年,青岛碱业纯碱生产工程竣工,并且一次试车成功,填补了山东省纯碱工业的空白,成为当时全国三大碱厂之一。

    1979年, 经国家经委、化工部批准,公司实施“988”保产20万吨/年纯碱技术改造,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83年,自力牌纯碱荣获国家质量金奖,企业同时被命名为“无泄漏工厂”;同年9月30日青岛化肥厂更名为青岛碱厂。

    1986年,青岛碱业被评为“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并获国家“六五”技术进步全优奖。

    1988年,公司自行研发的“自身返碱蒸汽煅烧炉”获得了比利时尤里卡国际博览会世界发明铜奖。

    1993年,公司经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审定,成为青岛市化工系统第一家大型一档企业。

    1999年,青岛碱业在青岛港建成中国第一个散装纯碱储运基地,填补了国内散装纯碱出口的空白,成为中国纯碱出口史上的一个创举。

    2004年,公司同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先后建成的年产20万吨高端复合肥的住商(青岛)肥料有限公司和高端复合肥的住商(佛山)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品质、差别化的复合肥,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产品品质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2009年,“自力”牌纯碱、氯化钙被评为国家“知名品牌”产品;“自力”牌小苏打被评为“青岛名牌”。

    2010年,青岛碱业自主研发的白泥二氧化硫双向治理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成功应用于公司锅炉脱硫,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推广技术”。

    2011年之后,连续四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2015年12月31日,青岛碱业老厂区正式关停。

2015年12月31日,青岛碱业老厂区正式关停。

12月29日,青岛碱业生产车间,工人们仍在进行最后的生产。

本次环保搬迁,青岛碱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一些老旧的设备被淘汰。

本次环保搬迁,青岛碱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一些老旧的设备被淘汰。

本次环保搬迁,青岛碱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一些老旧的设备被淘汰。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