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高清:昆嵛山巅的执着守望 探访大山深处通信兵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郭祁 梁钧 张昆 | 责任编辑:郑言 2016-04-16 08:04:49

高清:昆嵛山巅的执着守望 探访大山深处通信兵

    “我们虽然不是特种兵,也不是什么一线兵种,但我们也是‘特别有种的兵’!”

    清晨,伴着嘹亮的起床哨音,记者与官兵们一起出操。台站目前有10个人,仅有微波和油机两个专业。近年来,由于舰队辖区有线电缆铺设力度的加大,以微波通信为主的昆嵛山台站重大任务量逐渐减少,但驻守台站的官兵工作训练一刻也没闲着。站长李俊常对官兵们说,台站虽小,却传令四方,工作平凡,却事关通畅。在他眼里,这帮“兄弟们”把“能打仗、打胜仗”叫响的不仅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到连队采访,油机班张春林、陈雪起初并没有进入记者的视野。可就在记者跟随微波技师在阵地排故时,这俩人一人拎着两只油桶,身形矫健、一路小跑,如同“风一样的男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油机房在昆嵛山的坑道里,低矮的房间没有阳光,记者进来后一股凉风扑面而来。机房里噪音很大,油机轰鸣声不断,和班长张春林交谈时都要扯着嗓子使劲儿喊。

    张春林说,油机班虽然人少,却举足轻重。台站生活用电也依靠油机保障,平时最怕油机“趴窝”,只要坏了哪怕再晚也要爬起来维修,经常半夜两三点修到早晨八九点。

    一次,山下供电线路升级改造,山上要停电两周。台站要做好应急供电,确保微波通信畅通。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台站决定油机班提前三天启动油机。那油机是80年代出厂的“老古董”,平时应急运行个几小时不成问题,持续运行两周,大家心里真没底。张春林压力大,开完会就带着陈雪直奔油机房。

    11月,坑道里寒气逼人,油机一运转,封闭的房间内温度很快接近30度,一进一出,似冰火重天。盘车、检查滑油、加冷却液、预热,伴着巨大的轰鸣,张春林在机房里足足守了两天。

    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第三天中午,他们刚吃午饭,突然,从油机房传来“嘭”的一声巨响。张春林下意识放下碗筷跑进坑道。机房内,高压燃油管破裂,雾状的柴油不断喷出,狭窄的空间里,油雾越来越浓,雾化的柴油随时可能自燃起火!

    张春林快速找准破损位置,顾不得满身油污和油机烫人的外壳,一边拿起抹布堵塞破口,一边命令陈雪迅速按操作规程关机。摸油路、拆油管、制作新管、重新安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慢慢的油液停止了喷射,油机也停了下来。等到油机再度轰鸣,张春林已是脸色苍白,一头大汗。

    “张春林好样的!”在后来台站任务总结会上,战友们为油机班付出的辛苦鼓掌称赞。

    现在油机班虽然人员数量压缩了,但对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如今张春林又透露一些焦虑:在战事来临时,自己的油机技术能不能过得硬?现在年轻同志学历越来越高,自己还能不能带好他们?

    “我那时候总惦记着当了海军以后可以劈波斩浪亚丁湾护航、抗震救灾驰援八方,可没想到分在山头上的坑道里修油机扭螺丝......”一年前,刚入伍新兵陈雪被分到昆嵛山站油机班时,呆了没几天就想找关系下山,后来在教导员何为慢慢开导下留了下来。

    采访中,陈雪的脸上完全看不到刚来时的沮丧。

    他笑着对记者说:你看,其实扭螺丝也很难,要是不得要领,就不知道往那边是紧,往哪边是松,经常会碰到机器突起的螺丝和部件上,手上胳膊上便经常出现淤青红肿,甚至破皮流血。血流不止时,我们通常都是随便拿起满是油污的破抹布往伤口上一缠,便继续洗零件,拆装机器。但修完机器洗手时可就遭罪了,手上的油污用香皂、洗洁剂不容易洗掉,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洗衣粉渗些细沙洗,手上的伤口一遇到洗衣粉,那疼你忍不了!我们虽然不是特种兵,也不是什么一线作战兵种,但我们也是“特别有种的兵”!

    过去常讲,兵熊熊一个,但在现代战争的“流水线”上,兵熊了也会熊一窝,没有哪个岗位没意义,也没有哪个专业不重要。这俩油机兵把对岗位的热爱化作责任,不为名利、只为内心,因为那个阵地充满激情,饱含血性。

    “我在这里虽然只待了三年,但战友们的感情如同亲兄弟,这里是我第二个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一部《冰山上的来客》红遍大江南北,影片中那座地处帕米尔高原、四周被冰山包裹的小城就是塔城,至今仍是个“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的地方。2013年记者曾作为一个背包客到过那里。如今,站在昆嵛山站举目远眺,特别容易想起塔城。

    “把这守山的任务交给你们,我们放心!”今年3月,昆嵛山站迎来了一位老兵,他是北海舰队信息保障处副处长王华旭。他在这个山头呆了37个月,从学员到代理连长。虽然只有三年,但他对昆嵛山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年出差或者休假时,他总要上山看看。这个军事干部先后在昆嵛山当地媒体刊发文章数十篇。其中,他在散文《昆嵛情怀》中写道:无论脚步走多远,在我的脑海中,昆嵛山的影子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海洋,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大山……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汉子一度哽咽:98年春节,站里只有5个人值守。鹅毛般的雪花不到1个小时就把整个昆嵛山包裹的严严实实,大雪足有一人高。气温突降,王华旭着凉发烧至39度,持续的高烧让他直接瘫在床上。军医已下山过年,战士们再急也没用,王华旭只能吃退烧药。可就在此时替他值班的战士因为操作失误造成了微波机故障,这可能导致整个山东半岛电话通话异常。王华旭豆大的汗水从额头往外冒,他心里着急,硬撑着让两名战士抬进坑道机房躺在地上指挥维修。1个小时修完后,王华旭真的撑不住了。

    当军医上山看到满嘴生疮,扁桃体已经化脓的王华旭,心疼不已。给他打上点滴后,转身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