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工匠】袁经秀:坚守28年只为酿一坛好酒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朱颖 张力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6-05-04 05:59:05

【青岛工匠】袁经秀:坚守28年只为酿一坛好酒

    青岛新闻网5月4日讯  量温、打耙、熬锅、出酒……这是传统酿造黄酒的流程,也是黄酒师袁经秀28年来每天必做的工作。机器化酿酒的今天,即墨老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袁经秀带着他的徒弟依然坚守着传统手工酿酒法。

    “三年会酿酒,一辈子不出徒!这是师父说的,我会牢记一辈子!”49岁的袁经秀是地地道道的即墨人,作为即墨黄酒厂目前最资深的酿酒师,袁师傅在1988年进入即墨黄酒厂工作。在那个“文化人”稀少如金的年代,作为厂里的“宝”,科班出身的袁师傅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虽然自己也可以选择“做领导”,为了守护热爱的酿酒,依然选择待在酿酒房里,亲手酿造出一罐又一罐黄酒。

    “室内温度直接决定黄酒发酵的口感!”在品尝了昨天酿出来的酒后,袁师傅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酒味略带发甜是因为浓度稍高导致,适当压缩下浓度就会把口味调回来。袁师傅说,酿酒以来,自己每天晚上的头等大事就是关注次日的天气预报,第二天七点半赶到厂里,把酿酒房内温度调节到20°—35°之间;量量昨天的入罐酒糟;打耙(为发酵醪输入氧气,散发二氧化碳);打开自制酵母,搅拌发酵糟。“这看似简单的四个程序,酿出香醇的黄酒却着实不易!”袁师傅这样告诉记者。

    “酿酒,悟性高的一两年就能出徒,悟性不高的可能得一辈子跟着我在这学习。”袁师傅说,28年前进厂跟师傅学习时,在大车间学习了三年的酿造,虽然师傅说自己早已可以出徒,为了更好地掌握好黄酒的稳定性,他依然选择人工酿酒,后来自己也开始带起了徒弟,并手把手教他们人工酿造黄酒。这些年来,从初中生到大学生,他带出的徒弟数不胜数。

    “铁打的经秀,流水的兵!”这是即墨黄酒厂酿造科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在袁师傅带出的徒弟中,很多走上了管理岗位,只有他还坚持在手工酿造的路上。

    “我希望把老师傅们的手艺传下去,可惜现在愿意待在车间炒黄酒的人越来越少,可能是太辛苦了吧!”袁师傅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他不敢肯定呼吁能否有人支持,但自己只要能活动,就不会停止手工酿酒。(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 张力伟)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