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否就是你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初印象?
如果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因果缘由,那诗意的青岛,艳丽的红瓦,又是由何而来?
并能历经百年岁月延续至今?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钩沉中焕发着不被侵蚀的色彩~
红瓦的起源
“红瓦”与“青岛”犹如一对长情的恋人这份爱,跨越了一个世纪!
1917年移居青岛的康有为曾在一封家书中称赞青岛“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后来演变成一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流行语,成为青岛城市风貌的诗意写照。
其实,在青岛城市化早期,曾有过延续使用青砖、黑瓦的模式,直到1901年租借地《城市规划》出台,明确规定此后建筑屋顶不再使用瓦楞铁,一概改用红色陶土瓦。由此奠定了青岛百余年的城市基调与色彩。
那个时期的青岛,德国式的红色屋顶与高耸的塔楼高低相衬,错落有致,红砖取代了中国常见的青砖,建筑外墙以灰泥抹面后涂上明快的颜色——红色屋顶、黄色海滩、绿树、蓝天、碧海,五种颜色相协调,呈现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异域情调。
两个人的砖瓦厂
德国租借地时期,青岛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孕育着巨大商机,包括对红瓦的大量需求。于是,这片远在东亚的处女地吸引了大批德国人前来“掘金”,其中包括 罗伯特·卡普勒(Robert Kappler sen.,1851—1916)父子。
德远洋行的出现,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新城市,增加了大量机械方式生产的标准建筑材料。后来的事实证明,老罗伯特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这使得他们的财富梦想很快成为现实。并于1901年着手建设 安娜别墅。
但因健康原因,老罗伯特在1906年和大女儿一起离开青岛,去了慕尼黑。1914年11月,卡普勒砖瓦厂被日本人接管,而安娜别墅在1918年曾有过一次产权变更,在这次交易中,朝鲜王室闵咏瓒将大楼出售给了旧时青岛 “四大家族”之首刘子山。
对于“金融巨头”刘子山而言,福和永杂货行是他青岛财富天地的开端,以经营草帽缏和木材为主。而1913年创办的 福和永窑厂,则为其财富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据说,刘子山烧制的德式牛舌瓦质量很好,每页瓦的背面都烧刻有“青岛刘子山监制 LIU TSZE SCHAN TSINGTAU”的中文和德文字样。
我们有理由相信,德国胶澳总督府的主管部门对这些建材的生产质量,有着严格要求。所以这些老瓦在一百多年能够保证建筑安然无恙。在销路没有负担,生产原料就地取材,物流成本降到最低的经营状态下,刘子山从建材生产中赚到了大钱,为日后的大规模集团经营,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眼丛林里的大窑沟)
“红顶工程”:文化的复兴
尚记得21世纪初,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那场全国范围内的“平改坡”工程。比如北京是凸显“灰色调”的古城风韵,而青岛定的是红色系——延续德式建筑风貌,给老楼统一“戴红帽”,呈现西洋格调,所以在青岛又被称为 “红顶工程”。这项工程对城市建筑风貌进行了保护和恢复。
(金口二路实景)
(江苏路12号)
瓦片本身是最普通的建材,没有什么珍贵价值。但是栖息在一处处历史建筑的高处。经历了数不清的日出黄昏、艳阳冰雪,见证了青岛自成为“城市”以来一百一十多年的变迁沉浮成为了无言的时光见证者。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