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景区内秦始皇的塑像
考证琅琊港可容纳两支庞大船队
“琅琊港在我国早期对外贸易交流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毫无疑问。”林玉海回忆, 2001年春天,青岛市文物局和黄岛区(原胶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组成了一个“沿海文物考察小组”,对东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薛家岛,西到胶南市与日照市接壤的沿海岛屿、港湾、渔村徒步进行详细考察。
结果表明,琅琊镇夏河城村南,东到吴家村,西到红石头村、南到刘家崖下连同陈家贡湾在内的这片葫芦状海湾,就是闻名中外的琅琊古港。它北有车轮山,南有胡家山,东有琅琊台山,西有紫良山环绕,拦挡四季风,港湾内水波不兴,是天然良港。而且,它背倚齐邑(秦为琅琊郡),两千多年前,浩淼的海水可达城根,大船泊在湾内,小船可驶抵城门前。从齐桓公到汉武帝,历代帝王的船队驶进琅琊港,可在齐邑(琅琊郡、琅琊县)驻跸,广袤的海湾可容纳下秦始皇、徐福两支庞大的船队。
这次考古,通过对琅琊港湾周边的调查勘探,发现大量先秦和两汉时期遗址分布,由琅琊古台、古郡城、古港口,还有周边一系列先秦两汉时期遗址组成的琅琊文化遗址群。出土的文物中,南方烧造的纹饰精美的陶瓷制品多见,多数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器物,各种造型的釉陶器尤为普遍,证明当时南北方以航运为主的贸易活动已很盛行。
原青岛市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主任王云霞,对琅琊古港的历史有过深入探究。她认为,琅琊港古代的兴盛,是因为港湾大,水深域广,不冻不淤,可避风浪,港湾周围可泊船位置较多。“这里渔盐资源十分丰富,附近海区盛产盐、带鱼、黄花鱼、加吉鱼、海参和鲍鱼等海产品,这些都是港口发展的天然物质基础,而这些海洋特产一直延续至今不曾消失。”王云霞说,这也印证了当时已经初步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