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展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此次博览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置非遗保护学术成果、传承与创新、国际及港澳台手工艺产品展示交易、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作品展示、传统工艺制品与非遗衍生品展示交易、非遗美食大集7个独立展示专区。
在非遗精品展中,博览会选取漆器、陶瓷、金属工艺、竹木和玉石雕刻以及织染、刺绣等六种典型的非遗项目的实物精品进行展出,并介绍这些项目相应的发展历史。在展览内容上,除了展示非遗作品的精湛技艺外,还将充分展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已有作品和可能途径。在展览形式上,动静结合,集展陈、比赛、体验为一体,首次将刺绣服装T台秀、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和参与体验等引入到博览会现场。一些展区还开发了非遗地图和二维码,方便观众在参观后还能够持续关注和了解非遗。
青岛手工技艺与非遗美食出彩
记者在博览会现场的青岛市展厅看到,青岛展厅设计以蓝和白为基调,以帆船的外形为外部特征,辅以传统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布局合理。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陆玲介绍,海洋是青岛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把展厅设计成蓝白的色调搭配,“展厅造型像一艘船等待扬帆起航,寓义着青岛非遗项目在大船的承载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青岛本次带来12个非遗项目,多为手工类和传统工艺类,如榼子制作技艺、付氏核雕、平度泥塑、大欧鸟笼制作工艺、田横砚制作技艺、胶州传统制香技艺、琅琊酿酒工艺、青岛手工花灯制作技艺;演出类如莱西木偶戏;而流亭猪蹄、崂山面塑、青岛糖球,则为非遗美食板块增添独特的青岛亮色。
本次博览会以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陆玲介绍,非遗源于生活中,通过展示,让更多人体验和参与非遗,让观众在参观、体验中培养“非遗即生活”的理念,是青岛参展的目的之一,此外,借这个机会,向别的非遗项目去学习新的创意,“让参展单位有收获、有效益”也是一种收获。
特写
泥人荆
把朴实的笑容嵌在泥巴里
平度泥塑分布在平度东北乡和西南乡村,精选优质粘性土,筛后去杂质,和泥进行揉炼,然后进行制作,作品有动物、人物,古典的、现代的艺术形象,反映时代特色。来自蓼兰镇的荆宝海腿部有残疾,他做的泥塑来自于民间生活场景的再现:老太太背着孩子、母亲哺乳、小孩举着糖球。所有人物透着一股朴实的味道,厚厚的嘴唇、憨憨的笑容,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人感觉泥人是有生命的。不善言辞的荆宝海笑着对记者说,自己虽然残疾,但精神乐观,所以塑造的人物基本都是笑容满面。
47岁的荆宝海做泥塑已经有三十多年,早前老一辈人做的泥塑,多是戏文中的人物造型,“我自己做的时候就想做不一样的,就改成这个样子。 ”他想到了在泥塑的内容上展示民间真实的生活,在泥塑的人物造型上,荆宝海以自己为原型,很多人物仿照了自己的表情,仔细端详,泥塑与作者都有北方人那种朴实的气质,真有几分相似。
泥塑有着复杂的程序,先是选泥、泡土、砸泥,“光砸泥就要砸一天半,砸一次用一个月,能做十五六个人。 ”他给记者看自己的手,手背粗糙黝黑,手心因常年与泥水打交道,都泡白了。
平度泥塑取自自己村里的土,“多少年了,从老一辈就用”,但现在因为修路、挖地等原因,土越来越少了。有的也不纯。
来自平度一个小镇的荆宝海,对自己的作品有多少无形资产的附加值并没有概念,有商家来找他,包下他三年的所有作品,他觉得价格能让自己衣食无忧,便会答应下来。这三年中,所有的作品都不再属于自己,也不能买卖。作品卖再高的价格,也与自己无关。有人模仿了他的泥塑作品的人物形象,他也无从知晓。
据了解,底层的手工艺人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也是民间艺人的一种生存现状。
付氏核雕
比老辈人看到更多手艺的希望
本次代表青岛参展的付氏核雕,将南方海派核雕的细腻与北方粗犷豪放的气质融汇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在作品题材创新突破的同时,雕刻技艺也得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野兼具的独特风格。这也在核雕山东一脉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付氏核雕的第六代传人付洪波,带来了几十件精心制作的经典作品,有传统题材的崂山道士形象,还有代表吉祥的神话人物,以及宗教题材的罗汉人物造型等。他介绍,核雕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传承,利用核桃等坚硬果核类雕琢图画,属微型雕刻艺术,唐宋之前史籍文献有关微雕的记载很少。明末清初,立体微雕佳作纷呈,材料大多是核桃、杏核、橄榄核、樱桃核、杨梅核和象牙、犀角、沉香木之类,因为质地细腻坚韧,纹理缜密,易于奏刀,作品常与玉器一样被奉为珍宝。“《核舟记》中记载的核雕工艺已经达到了非常奇巧的技术水平。 ”
1977年出生的付洪波是青岛展区中非遗传承人较为年轻的一位,他自小随外祖父学习核雕技艺,后来又到南方,在书法、刻工上拜师学艺,从2013年,付洪波开始全职从事核雕工艺工作,目前已经在北京和青岛有两处工作室。
如何理解“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这一主题,付洪波表示,“大家通过一件小小的物品,能够看到匠人的精神;而且通过对文玩物品的把玩,会让人感觉到心静、沉淀。”他认为,作为手工艺人,匠人精神是重要的,“以前大家不认为这种技艺可以成为主流的工作,现在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年轻人比老一辈人看到手工艺技艺的更多希望。 ”
手工花灯
如意吉祥里装着中国文化
花灯起源自汉代,盛行于唐代,至宋代遍及民间,是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是农耕时期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成为照明工具。
青岛手工花灯制作技艺已传承三代,100多年的历史。第三代传人孙志芳从小跟随父辈学习扎花灯,每到秋收时节,看到爷爷、父亲将手中的高粱秆、竹条、木头编制打造成白兔、金鱼、瓜果等样式的花灯,心中充满了向往。在爷爷、父亲的指导下,孙志芳逐渐掌握了扎花灯这门手艺,到如今已经做了三十多年。
青岛手工花灯的价值在当代生活中,不仅体现在其具有照明功能的实用性上,还体现在喜庆吉祥的娱乐性上。在节日里人们精神的寄托,家里悬挂一盏花灯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美事。67的孙志芳,指着自己带来的四盏宫灯,能讲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 “道道”,比如,为何宫灯上的龙凤图案是龙在上、凤在下,六角古建筑的宫灯造型代表了什么,为何采用莲花造型等等。
从扎制到描绘灯饰处的山水画,一盏宫灯的制作全部由孙志芳一人手工完成,“一个月什么也不做,只能做一对”。这项传统技艺,在庙会、灯节中备受欢迎,“现在生活中也有人喜欢在家里挂灯,像仙桃、八宝等代表如意吉祥的灯很受欢迎。 ”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