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座绝美古城,她,就是即墨古城。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即墨"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处)而得名。2014年,即墨古城在今即墨破土重建,2016年建成,将成为青岛北部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齐威王的惊人“一鸣”,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稍后,田单借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又进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秦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即墨始定为县;然而这个新生事物在随之而来的一场改朝换代的纷乱中似乎有些动摇。
汉初,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熊渠被封到这里称“胶东王”。继之,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彻、刘寄也被封遣于此。此后,刘姓的子孙先后有六七位王子在胶东王的封地里坐享荣华富贵,他们的权力笼罩着大半个山东半岛。兼做着“国都”的即墨县城,也成为胶东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王莽“新”了一阵,即墨被改名“即善”,但这个新名称很快随着新莽政权的垮台而被取缔;当然,“即墨”的老名称也随着刘姓皇位的复辟而得以恢复。
公元596年,隋朝在政权得以稳固之后,开始步入建设时期,于是一度被前朝废除的即墨县得以恢复和重建。县城从原址向东南方向大踏步地迈进了40多公里。这个新城址的确定,必是一位见识卓越者的抉择,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不失为一个非常优佳的方位:傍山可以放牧,近海利于渔盐,西面千顷良田,左右河流萦绕,水质优良而且水源丰足。从此,这里便出现了一座新的即墨城,并开始了新的历史载荷,漫漫的岁月增长记录着它的经历,到2096年时,将是它饱经沧桑1500岁的纪念之年。
墨古城片区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今年初已基本完成改造工作,即墨“千年古城”盛景再次重现。
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古城核心区的建设按即墨原有历史文脉修复古县衙、东阁、南阁、牌坊街、五福巷等建筑,重现“淮涉八景”、“古城十胜”等历史景观,同步实施墨水河改造,在历史传承和现代理念的交融中再现“千年古城”。
据修复改造工程负责人陈俊介绍,古城改造项目中,更加注重古城的人文环境与文化保护,在充分尊重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更多的融入了现代元素。
周末晚上,约吗?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