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俯瞰红岛竟如此美丽 细数红岛最老村落(组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徐恺 | 责任编辑:郑言 2016-11-24 21:39:20

俯瞰红岛竟如此美丽 细数红岛最老村落

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

    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

    历史渊源>>>>

    西大洋村原名赵家村,相传三千年前,西周有羌人(西汉时称西羌人)名造父,曾为西周穆王(姬七)贡献了八匹骏马,被召为之驾驭车,一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因赶车有功,被周穆王封为诸侯,去赵城(现山西洪洞县)为国封侯,按当时“以国氏为姓”之法律,即以城之赵为姓,赵造父为赵始祖。

    后迁居云南省乌沙卫柳树胡同棋盘街的一支赵姓中的赵信,赵允二人,(注《崂山地名志》载:始祖赵乾、赵坎)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二日至四月八日到阴岛择地而居,取村名为“赵家村”。清光绪年间,因村的位置近海,又在“东大洋村”的西边,所以更名为“西大洋”。

    社区风貌>>>>

    西大洋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最南端,村前面临大海,北接岙东路,与晓阳村相邻,隔海可见青岛市之美,东可观崂山之巍,西临“顶盘口”安全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耕地面积1519亩,居民1356户。

    社区三面靠海,因胶州湾内水质饱含微生物,生产各种鱼、虾及贝类等海产品特别肥美,远近闻名。社区南部海岸多有海蚀崖、海蚀平台及裂隙,形成了姊妹石、将军石、石过道、石船等自然奇观和娘娘庙等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西大洋村落座落在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高地土壤瘠薄。土层在10-20厘米之间,甚至有的地方出现裸露岩石的砾地。经过缓坡梯田,过渡到低处较肥沃的洼地,土层可深达7米左右,海边多为海滨滩地,含碱量大,地貌平缓,倾斜入海。

    西大洋村三面靠海,海域辽阔,盛产各种鱼类,贝类及虾蟹等海产品,人们曾将竹棍按一定的距离排插在海中,即可“夹住”大小不等的鱼类;在岸边,用高梁楷的“须根”即可从还水中“沾到”大对虾;站在礁石上,即可捞取前来产卵、孵卵的乌贼;所产“虾皮”、个小、肉嫩、皮软,既可做美味佳肴,又是补钙极品。

    西大洋的南部海岸多有海蚀崖,海蚀平台及海蚀裂隙,造就了妹妹石、石过道、石隔板、蛤蟆石、石磨、石碾、石船、石桩、娘娘庙及庙中的“娘娘”,这既是海蚀地貌的真实写照,又是人们旅游及寻求“情趣”的大好去处。2004年建成“休闲渔村”,多次成功举办“蛤蜊节”。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