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日电扶贫记 之七】
青岛新闻网特派记者 刘汉锋 张力伟 发自宁夏
在原隆移民村的田里,记者曾捧起一抔土。既散又干,满是砂石。当地人说,这种土浇水后攥一把在手里,手一松就散了。地里长的最多的是一种叫“沙棘”的植物。种粮食,难!
所谓的土地贫瘠,就是这样吧。
但,望着村里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在广场上健身玩耍的老人、孩子,成片的光伏农业大棚,以及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你很难想象,目光所及生机勃勃的一切,都生长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村民脸上的笑容,那股精神头。
“明年我们家的空地上就盖起新房子,把我在老家的哥哥接过来。”村民厉金有边笑边说,“我们家好着哩!”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这句话,他重复了不下5遍。
“以前到了冬天就犯愁,临近过年,一关叠着一关,没钱啊。这么多年来,今年手头最宽裕,终于能喘口气了。”村民万军红的母亲、今年71岁的武兰花说。脸上的笑容平淡而满足。
……
移民前贫穷岁月、刚移民时艰难谋生的阴影,已慢慢散去。
新盖的房屋、整洁的小院,屋里大红的三开门冰箱。万军红家的变化,正是生活巨变的见证。今年10月,他还“斥资”4800多元购置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够有魄力的!”记者说。
“是贵了点,但该买。承包(青岛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园区大棚以后,需要拉香菇啥的。再说,我家离大棚挺远的,有这玩意方便。”万军红说,三轮车以后用处多着呢。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翟芳兄一家。两个娃娃上学,两位老人残疾。生活曾像西海固的大山那样,重重压在他们家,多年来在贫穷中挣扎。“先是来园区打工,后又承包了大棚,生活比老家好了不知多少倍。”翟芳兄说。
鸡汤文里常有这样的话:“一个人并不缺少机会,而是缺乏把握机会的能力。”对于原隆村村民来说,这句话并不正确。他们不缺干劲,不怕辛苦,以前他们缺的恰恰是机会。
如今,包括昌盛日电在内,原隆村已有6家企业落户。大棚、葡萄酒、肉牛托管……当机遇来临时,村民们没有丝毫犹豫。对于他们而言,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机会,更是家的梦想,前行的希望。
有一天采访到很晚,站在原隆村的农业科技大棚旁边,远眺西方,夕阳依着巍峨的贺兰山缓缓而下,染红了半个天空,最后的余光撒在广袤的银川平原上。塞外的壮美日落,给人夕阳无限好的感慨,更油然而生踏破贺兰山阙的豪情。
我想,原隆村的人们一定对这份豪情有更深的理解。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风沙和大山已经将其融入了血脉。现在,已经拥有“支点”的他们,默默将那压抑多年的豪情化作滴滴汗水,播撒在这片曾创造无数神奇的土地上。
干沙滩正慢慢变为金沙滩……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