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岛公用设施规划:2020年城区供热面积翻番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朱颖 | 责任编辑:郑言 2017-01-08 21:13:16

    青岛新闻网1月8日讯(记者 朱颖)8日,市城乡建委发布《青岛市 “十三五”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到,“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中心城区供热面积实现翻倍,达到2.5亿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90%;其中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1.8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60%。

    规划范围为青岛市市内六区,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含原胶南)。《规划》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节水、防涝、燃气、供热、环卫等专业内容。 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发展目标:2020年 中心城区供热面积实现翻倍

    至2020年,市区新建工程供水规模79.1万立方米/日,新增海水淡化能力35万立方/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用水普及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最大限度满足青岛市城市用水需求,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用水保障。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建成完善的防涝系统,满足50年一遇防涝标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或利用。

    到2020年,全市年总供气能力达到77亿立方米,年用气量68.8亿立方米 (中心城区天然气年用气量达43.7亿立方米),中心城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居国内领先水平。中心城区用气总量全市为43.7 亿立方,用气结构为居民生活5.2%、公建商业6.7%、工业18.8%、采暖空调6%、燃气汽车16.3%、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10.2%、燃气电厂36.6%。

    “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中心城区供热面积实现翻倍,达到2.5亿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90%;其中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1.8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60%。

    至2020年,采用“原生垃圾焚烧+残渣卫生填埋”的技术路线,填埋场将作为焚烧残渣处理和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处置设施,全市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清运率100%,中心城区资源化率达到100%,全市域垃圾处理方式比例分别为焚烧86%,生化处理14%,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餐厨废弃物收运率达到90%,集中收运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筑垃圾专业化清运率达到9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

    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

    “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150项,总投资595.5亿元。其中,供水工程27项,总投资101.5亿元;排水工程28项,总投资76亿元;节水工程22项,总投资48.4亿元;防涝工程21项,总投资3.9亿元;燃气工程10项,总投资134亿元;供热工程21项,总投资189.6亿元;环卫工程21项,总投资42.1亿元。

    供水 投资项目27个

    “十三五”期间,供水工程针对我市2020年供水存在缺口、市内六区供水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等问题,重点开发现有水源、挖潜现有水厂的供水能力;建设重点区域的调节水池、加压泵等设施;打通相关应急联络管道,平衡区域供水能力,保证六区供水安全;同时,对部分存在吃水难问题的用户进行庭院及室内给水设施改造,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项目共27项,总投资101.5亿元。其中原水输配工程5项,投资40.6亿元;净水厂工程7项,投资25.2亿元;输配水系统工程10项,投资17.6亿元;水源地改造工程4项,投资12.7亿元;净水厂深度处理改造1项,投资5.4亿元。

    净水厂 棘洪滩水库周边新建中心水厂 

    1.中心水厂及配套输配水管网一期工程。在棘洪滩水库周边新建中心水厂,总规模为36万立方米/日,一期建设 18 万立方米/ 日,总占地约 270 亩;配套建设 DN600-DN1200供水管道约48公里;配套建设加压站2 座。工程总投资11.5 亿元。

    排水工程 重点建设28个项目

    “十三五”期间,排水工程针对我市部分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缺失或规模不足、污水收集处理存在差距、雨污水管网老化破损等问题,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全市区覆盖;建设重点区域的污水管网、泵站等设施,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完善雨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和防涝能力。

    “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28项,总投资76亿元。其中污水厂工程10项,投资28.2亿元;污水泵站工程7 项,投资5.3亿元;雨水泵站工程5项,总投资0.9亿元;管网项目2项,投资34.2亿元;污泥项目4 项,投资7亿元。

    节水工程 2020年建再生水回用率达50%

    “十三五”期间,节水工程针对我市2020年供水存在缺口、城市节水工程配套设施不健全、非常规水源推广困难等问题,大力发展建设再生水厂,推广再生水利用,2020年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开发海水水源,提高海水淡化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安全。

    “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项目共22 项,总投资48.4亿元。其中再生水厂项目9 项,投资9.4 亿元;再生水泵站项目6 项,投资3.1亿元;再生水管网项目1项,投资3.9亿元;海水淡化厂项目6项,投资32亿元。

    防涝工程 建设21个

    “十三五”期间,防涝工程针对我市现有防涝设施建设不足、缺少渗蓄水设施等问题,大力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新建雨水调蓄池等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绿地,改造现有雨水系统,建设可以渗蓄雨水的绿地、广场。

    “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项目共21项,总投资3.9亿元。其中雨水调蓄池工程14 项,投资2.6亿元;渗蓄设施工程6项,投资1.2亿元;防涝设施信息化项目1项,投资0.1亿元。

    渗蓄设施工程

    海泊河公园渗蓄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公园现有雨水排水设施,充分利用现有低于铺砌地面或道路的下沉式绿地区域,建设公园内渗蓄设施,实现公园雨水利用。建设面积5公顷,总投资3500万元。

    汇泉广场渗蓄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广场周边现有雨水排水设施,充分利用现有低于铺砌地面的下沉式绿地区域,建设广场内渗蓄设施,实现雨水利用。建设面积4公顷,总投资2800万元。

    海风园渗蓄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公园现有雨水排水设施,充分利用现有低于铺砌地面或道路的下沉式绿地区域,建设公园内渗蓄设施,实现公园雨水利用。建设面积0.5公顷,总投资350万元。

    八大湖公园渗蓄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公园现有雨水排水设施,充分利用现有低于铺砌地面或道路的下沉式绿地区域,建设公园内渗蓄设施,实现公园雨水利用。建设面积0.4 公顷,总投资280万元。

    李村公园渗蓄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公园现有雨水排水设施,充分利用现有低于铺砌地面或道路的下沉式绿地区域,建设公园内渗蓄设施,实现公园雨水利用。建设面积6公顷,总投资4200万元。

    南昌路渗蓄设施建设工程。结合积水点整治,改造现有雨水排水设施,将现有绿地建设为下沉式绿地,建设面积1公顷,总投资700万元。  

    燃气工程 投134亿元 建10个项目

    “十三五”期间,燃气工程针对我市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偏低的问题,重点建设多项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燃气一次性能源消费占比;针对气源保障能力低问题,新增应急储备和调峰气源项目,保障我市供气能力;大力建设燃气管网,提高“环路保证能力”,同时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10项,总投资134亿元。其中气源项目1项,投资62 亿元;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3项,投资28.4 亿元;应急储备和调峰气源项目2 项,总投资21.2亿元;管网系统项目4 项,投资16.1亿元;加气站项目3 项,投资7.6 亿元。

    供热工程 投189亿元 建设21个项目

    “十三五”期间,供热工程针对我市2020年供热存在缺口、市内六区供热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等问题,重点新建热电联产、改造现有锅炉房,提高供热能力;新建调峰锅炉房项目等项目以完善系统配套;大力开发海水热源、地热等清洁能源,优化供热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同时,针对集中供热设施不均衡问题,加大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的管网完善力度。

    “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21项,总投资189.61亿元。其中热电联产热源项目7项,投资98.52亿元;集中供热锅炉房项目3 项,投资2.14 亿元;调峰锅炉房项目5 项,投资2.52 亿元;其他主要清洁能源供热项目5项,投资64.43 亿元;管网项目1项,长度2500公里,投资22.0 亿元。

    热电联产热源项目

    大唐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

    大唐热电联产项目:项目一期新建2 台F 级 (400MW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机组投运后,年用气量约6.5 亿立方米,年上网电量32 亿千瓦时,年供热量523 万吉焦,年利用小时数3500小时,总投资25亿。

    红岛新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产项目

    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二套40 兆瓦级多轴“一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每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由一台燃机、一台燃机发电机、一台余热锅炉、一台抽凝式汽轮机和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成。项目一期总投资58712 万元,建设工期24 个月。一期建成后,供热能力为14.5t/h 工业蒸汽负荷和150万平方米的采暖负荷以及数据中心的全年冷负荷。项目二期建设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约为4 兆瓦,选择4 台1000kW 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调峰设备为电制冷机+燃气锅炉。项目二期总投资27500 万元。项目二期建成后将满足智力岛区域100 万平方米建筑的冷热电负荷。总投资8.6亿元。

    华电青岛发电厂1#机组高背压改造

    对华电青岛发电厂1#机组进行高背压改造,新增供热能力300兆瓦,扩大电厂承担基础负荷的供热范围。对华电青岛发电厂1#机组进行高背压改造,新增供热能力300 兆瓦,扩大电厂承担基础负荷的供热范围。总投资1.1亿元。

    大唐黄岛电厂5 号机、6 号机供热改造和大唐黄岛四期热电联产扩建项目(7号机)

    大唐黄岛电厂5、6 号机组的供热改造新增能力1120兆瓦,折合供热面积2400万平方米,总投资6.2亿元。大唐黄岛四期热电扩建项目(7号机)供热能力120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8.7亿元,达到近零排放。

    碱厂热电厂、开源后海热电供热区域合并项目

    将后海热电厂等规模迁建至碱厂扩建用地,对碱业热电厂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对碱业热电厂进行循环水供热改造,增加供热能力84兆瓦,总投资7亿元。

    董家口华能热电厂二期工程

    规划2016 年底建成2台350 兆瓦超临界双抽凝汽式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额定蒸汽供热能力827t/h,最大蒸汽供热能力1130t/h。总投资1.9亿元。

    华电青岛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增加供热能力430兆瓦(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总投资30.0亿元。

    其他主要清洁能源供热项目

    中德生态园泛能站建设。总装机55兆瓦,总投资2.06亿元。

    污水源项目。在麦岛污水处理厂、团岛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泵站周边区域建设污水源热泵能源站,供热能力464 兆瓦,供热面积884万平方米,总投资20.0亿元。

    海水源项目。在麦岛、海天、海军博物馆、邮轮母港、大港、姜哥庄片区南部、沙子口片区、李沧填海地等区域建设海水源热泵能源站,供热能力925兆瓦,供热面积1260万平方米,总投资32.0亿元。

    环卫工程  投资42亿元 建设21个项目

    “十三五”期间,环卫工程继续完善城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统筹布局;新建垃圾处理厂,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同时,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大垃圾运转能力,提高全市垃圾收运水平。

    “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21项,总投资约42.1亿元。其中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工程4项,投资2.62亿元;生活垃圾处理工程4项,投资27.42 亿元;餐厨垃圾收集及处理工程2 项,投资3.0亿元;渗滤液处理工程2项,投资0.6亿元;环卫基础设施项目5项,投资8.45亿元。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