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一期已建成588个大棚。
企业干了啥?开创“光伏+农业”扶贫模式
原隆村是银川市永宁县最大的移民安置村,因安置来自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13个乡镇的移民而命名。2012年5月实施搬迁,2014年10月搬迁结束,共安置了7批移民,共1987户、10515人。
走进原隆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边巨大的光伏板。宽阔的柏油马路,整齐的行道树,一排排统一规划建设的房屋,以及带有宁夏地域特色的屋檐角,一切都散发着新村的气息。
在村子最宽马路的北头,树立着总书记走访原隆村时的巨幅照片,这幅照片已经成为村民的骄傲。“我们都见到总书记了,他惦记着我们呢!”村民万军红说。
顺着这幅照片的位置向西走几百米,便是昌盛日电的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588个大棚一眼望不到头,大棚上面则是光伏板。这一“混搭”的风格,就是昌盛日电引以为荣的“光伏+农业”创新模式。
五年前,作为国内首创“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模式的新能源企业昌盛日电在这里启动了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了光伏农业产业园,种植蔬菜、花卉等。
“‘光伏+农业’的模式有很多好处,首先是节省了土地,如果直接在地上摆光伏板,对企业来讲,成本会低一点,但就不能种农作物了;其次,光伏发电见效快,利润高;农业投入高,周期长。两者搭配,可以用光伏的利润来反哺农业。”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总经理王泉说。
据介绍,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总规划10000亩,一期1245亩已经建成,二期计划明年开工。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