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来源:青报网综合 作者: | 责任编辑:中石 2017-02-16 13:33:36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里院是青岛颇具特色的住宅建筑形式,它不仅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随着时间风雨的洗礼,里院逐渐凋敝,破损,但仍有无数人居住其中,守望里院,用镜头,用展览,用口述历史记录曾经庇护过他们的老房子。当我们回望历史,恍然明白里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青岛发展的见证,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是青岛最特殊的文化符号。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里院建筑是中西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是一定历史背景之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青岛德式建筑的样板——迎宾馆,老的市政府等众多建筑对里院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非常巧妙地将西方的建筑风格“主动拿来”,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符号,形成了独特的青岛本土里院建筑形式。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里院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建筑形式上来看,属于院内天井式居住院落,单体建筑多为两层,也有三层或四层的。由于青岛地势起伏较大,里院顺地势而建,高低大小不一,造型上也各不相同,有“口,日,凸,目,回”等多种造型,院落形式上有独院,两进院,三进院,套院等等。里院建筑多为临街而建。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受西方商住式住宅风格影响,里院临街立面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设计,一层窗台以下的墙基多采用青岛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砌成,窗台以上以黄色墙面为主,并装饰有精美多样的山花和线脚。屋顶采用红筒瓦铺成的坡屋顶,屋顶外檐会设置排雨槽,与粗瓷质排雨管相连接。屋顶局部建有山墙,并开有天窗,达到了很好的采光效果。街道与内庭院以门洞相接。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里院建筑,如同大社会中的小社会一般,如同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一样,形成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和市井文化。人们在居住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亲切、和睦、富有人情味的市井生活,形成了青岛独特的“里院文化”。同时,里院建筑内向性的空间布局也为丰富多彩的“里院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外部空间到内庭院,再通过内廊进入居室,这种由开敞空间到半开敞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渐进空间序列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途径,形成了邻里间家庭式的友好关系。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内庭院为居民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白天,家庭主妇在院里做家务;晚间,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回到家里,吃完饭后聚在灯下打牌,聊天。这种氛围给许多民间艺人提供了“串里”谋生的条件,像青岛当时著名的劈柴院,院内设有书场、简易戏院、舞台,成了最为热闹的地方。这些艺人以表演茂腔、柳腔、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等居多。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在1932年秋天与搭档刘宝瑞曾一起来到青岛“闯码头”,在劈柴院里凭借一段妙趣横生的相声《对对子》赢得了满堂彩。除此之外,“戏法大王”王傻子(王鼎臣)、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传人刘泰清、琴书艺人李金山、高金凤等都曾在这里练过摊儿。同时,许多里院的票友们还自发形成了票社,像“季厚里”在过年过节时出的高跷“跑耍”;“广兴里”的玉顺茶社书场的评书等,一批里院也因此闻名。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里院,是青岛一种分布广泛的民居建筑形式,也是青岛100多年城市进程中间具有浓郁平民符号意味的独特生活样本。

航拍青岛里院 市井深深岁月静好

    里院建筑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是青岛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凭借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对市井文化的真实写照,给后人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研究价值。里院建筑是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青岛城市建筑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改造与利用,使百年老院重获新生,延续文脉。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