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构建"一湾两带八廊"通风廊道 规划评审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朱颖 | 责任编辑:朗拿度 2017-06-16 20:25:06

青岛构建'一湾两带八廊'通风廊道 规划评审

   青岛新闻网6月16日讯(记者 朱颖 通讯员 王诺 王萌)16日,青岛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专家评审论证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原青岛大学校长王安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杰等11位生态环保领域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受邀作为评审专家。青岛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根据气候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扩散传输规律、地形地貌、开发格局和现状空气质量,将全市划分为重点管控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管控区三类大气环境管控区,并构建“一湾两带八廊”的通风廊道体系。

    总体规划近期目标至2020年

    青岛市环境总体规划定位为基础性、战略性、中长期、空间型规划。规划范围包含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6个市辖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4个县级市,陆域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范围为青岛市近岸海域(含胶州湾),海域总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0.84万平方千米。规划基准年为2016年,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年为2030年。

    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着眼于生态城市、美丽青岛的战略目标,从青岛生态环境系统区位、格局、结构、承载特征出发,系统研究确定承载上线、生态红线、风险防线,实施“多规合一”,引导城市发展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规划确定4大领域7方面27项指标

    规划主要包括9个部分。

    规划系统分析青岛市未来发展形势,制定总体目标。研究了青岛市环境及经济区位条件,在长周期尺度内分析了青岛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及生态环境演变历程与形势。选择12个港口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在国际城市环境品质、资源能源利用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设置了15项指标比标分析。

    规划选取35个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从经济发展形势、社会民生改善、产业结构特征、资源能源条件、环境保护状况五个维度26项指标开展国内城市环境经济竞争力对标分析。提出规划总体目标及2020年、2030年分阶段规划目标,确定生态环境安全、环境资源承载、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公共服务4大领域7方面27项指标,其中16项为底线指标。

    根据青岛市实际情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首先对生态环境空间、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噪声环境分别划定分级管控区,明确各要素领域开发管控的具体要求。然后以海陆统筹、多部门协作为原则,构建海湾、海岛、海岸线分区分类管控体系。依据青岛市自然规律、生态环境格局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现状,系统构建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和清水通道。系统识别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生态敏感区及海陆生态脆弱区,识别了总面积2836平方公里,占比25%的生态空间,其中生态保护红线占比19.4%。

    构建“一湾两带八廊”通风廊道体系

    实施水、气、土、声环境空间管控。根据气候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扩散传输规律、地形地貌、开发格局和现状空气质量,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型WRF解析青岛市大气环境系统,耦合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CMAQ,将全市划分为重点管控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管控区三类大气环境管控区,并构建“一湾两带八廊”的通风廊道体系。

    其中,重点管控区包括重点削减区、严控新增区和聚集敏感区,总面积2661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23.6%;核心保护区指现有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2.7%。根据自然汇流特征、水环境功能、水质状况和污染源分布,借助GIS平台构建“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三级管控体系。采用SWAT模型、一维水质模型、输出系数模型等一套成熟的技术方法,逐一控制单元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