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青岛拳坛"老炮儿"曹茂恩:一个江湖人眼中的江湖道义

2020-06-10 05:40 作者:李倍 张力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李倍 视频、图片/张力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对打了一辈子拳的曹茂恩来说体会尤深。但曹茂恩眼中的江湖并非常人所想的打打杀杀,而是一种做人的信仰,这信仰可以理解为江湖义气、江湖规矩,就像他说的,“做人厚道,做事江湖”。

曹茂恩的名号在青岛很是响亮,今年71岁的他是散打界的泰斗,曾任山东省散打队总教练、国家散打队副领队和教练,共培养出15名散打世界冠军和100多名全国冠军。他的经历曲折且丰富,他的故事甚至能让人联想到冯小刚的电影《老炮儿》,之前不少文字对他的描述是“散打名教头”、“铁血硬汉”,这些字眼中无一不透露着这个男人的狠劲儿与霸气。

不少青岛人对于曹茂恩的辉煌成就早已如数家珍,然而传奇都是“以痛写成”,早些年的那些刻骨铭心,都以伤疤的形式或刻入他的心底或刻入他的脊梁。但曹茂恩却说自己的一生很平淡,热爱打拳,孝顺母亲,做事规矩,“忠孝”与“仁义”才是他一辈子的江湖。

习武人生从一个小小的粉笔头儿开始

此番对曹茂恩的专访约在了他的“地盘儿”,一家隐藏在闹市区的拳馆。拳馆门口挂了很多牌匾,写着“散打训练基地”、“搏击训练基地”,一进拳馆大门,偌大的房间被改成训练场地,有一面墙的大镜子,墙上的橱柜里摆放着许多拳击手套,一块写有“为国争光”的牌匾甚是惹眼。

在拳馆深处的茶室,我们见到了曹茂恩。彼时,这位身着红色格子衬衫的“硬汉”正眯着眼睛在躺椅上听歌,手边放着金丝眼镜和一杯热气氤氲的红茶,见到我们进来,他笑着起身打招呼,如果不是事先有约,很难将眼前这位与世无争的老人与“铁血硬汉”联想到一块儿。

曹茂恩出生于1949年,如今已是71岁高龄,他说自己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打拳,那个时候的他还只是个13岁的毛头小子。虽然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曹茂恩却依旧清晰的记得自己最初打拳的情形。“我不好好念书,在课堂上捣乱,老师朝我扔了一个粉笔头,被我一把抓住了。”能接住飞来的粉笔头,如此敏捷的反应让这位爱好拳击的老师很是惊讶,便问曹茂恩想不想学拳击,“学拳击好,可以防身,我就答应了。”曹茂恩说,就这样,一个飞来的粉笔头奠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十几平米的小院子是他第一个“拳击场”

练拳需要买拳击手套和装备,但曹茂恩没有钱,也借不到钱,便回家偷了大哥的10元钱,“我大哥知道以后,说要给我上一课,接着一拳把我打地上了。”曹茂恩回忆说,虽然遭到了终身难忘的一顿暴打,但他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我有拳击手套了,那是梦寐以求的拳击手套啊。”

挨完了大哥的打,紧接着是母亲的反对,“我母亲不同意我练拳,她怕我活动量太大吃饭太多。”曹茂恩笑着说,“她跟我说‘饭都吃不上了还练什么拳?’”

但曹茂恩真的喜欢打拳。为了不让母亲发现自己练拳,曹茂恩将拳击手套藏在煤池子里,每天早上5点多就溜出家门去打拳,上学时他就把拳击手套塞在书包里,很快,书包里只有拳击手套而没有课本的曹茂恩被学校里其他老师定性为不务正业,“你书包里不背书,背着拳击手套,还上什么学?”骨子里的刚强加之青春期的叛逆,刚上初二的曹茂恩索性不再念书,一门心思地练习打拳。

“观海路5号是我第一个‘拳击场’。”曹茂恩说,观海路5号的后院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空地,曹茂恩在那里平整场地、选择挂沙包的大树、制作挂沙包的铁钩、做沙包和缠手的布带,耗时一个月将那方土地改造成了一个训练场,当他跃跃欲试准备开练时,院里的居民发现了他,“他们说打拳是流氓干的事,怕我教坏了院里的小孩。”曹茂恩笑着摇了摇头,“我在院里做了两个多月的思想工作才算是让我打拳了。”

领悟打拳真谛 他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功勋教练

曹茂恩回忆,江苏路小学操场、天主教套后院,都曾是他的战场。有一次与对手约好切磋拳技,傍晚时分,他穿上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带上拳击手套直奔江苏路小学操场,那架势颇有点电影《老炮儿》里六爷的样子,“点上一根烟,放在旁边,烟还没燃尽我就已经取胜。”

渐渐地,曹茂恩在青岛港上小有名气,他开始以武会友,但凡来过青岛的知名拳手,他都会上门“踢馆”。“以前不正规的时候,打拳靠力量和拼杀,后来切磋的多了,跟科班出身的拳手较量过,才知道打拳是有‘套路’的。”曹茂恩说,这个“套路”就是技术和战术,在拜访过多位前辈高手,在胜利和失败中磨练过后,曹茂恩慢慢领悟到了打拳的真谛,也渐渐走进了拳击的真正大门。

1979年,30岁的曹茂恩组建了第一支民间业余散打队——青岛市精英散手队,曹茂恩的教练生涯就此开启。此后,曹茂恩担任山东省散打集训队总教练,1989年,曹茂恩带队第一次取得全国团体冠军,1990年,中国第一支散打国家集训队成立,曹茂恩由此开始了国家队教练的生涯。

1993年,随着散打被先后列入全运会和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曹茂恩的散打事业迎来了爆发时刻。山东散打队成为全国散打的重要力量。从那以后,曹茂恩带队连续参加了六届全运会,为山东夺得7枚全运会金牌,包括第12届全员会武术散打团体金牌,曹茂恩也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功勋教练,共培养出15名世界冠军、100多名全国冠军。

免费教徒弟 打拳不打架是他定下的“江湖规矩”

与搏击为伍一辈子,71岁的曹茂恩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但他却退而不休。将山东省散打队交给得意徒弟翟寿涛、青岛精英散打俱乐部交给儿子曹安铭后,老人自己仍然勤耕不辍,每逢周三、周六他一定会到武馆授课。

“我给自己定了规矩,我自己带的学生从来不收钱,我不能赚武术的钱。”曹茂恩品了一口茶,接着说,“以前来打拳的孩子多数都是穷孩子,我不仅不收他们的学费,我还给他们铺路,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他们学有所成之后能发挥所长去报效社会,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曹茂恩说,他不光不收徒弟的学费,就连去学校讲课、为企事业单位培训他都分文不取,“把自身技能回馈给社会为什么要收钱?”曹茂恩说,“人家来找你学打拳,还要收钱,这事儿不江湖。”

尽管教徒弟不收学费,但曹茂恩的拜师门槛却很高。“我收徒弟是要看‘眼缘’的,没有‘眼缘’的我一概不收,但如果我觉得你是这块料,你不会没关系,我可以一拳一拳的教你。”除了拜师门槛高,跟着曹茂恩学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练得不好我会用竹鞭打,吃不了苦怕挨打的就不要来了,打拳是为了锻炼意志,锻炼出坚韧不拔的品格。”

怕不怕学成后的弟子出去招惹是非?“不会的,真正打拳的孩子不会出去惹事,给社会添麻烦,跟我打拳的孩子都很有规矩。”曹茂恩口中的规矩,就是他认为的“江湖规矩”,“我跟他们说,你们是练过的人,出手是会伤人的,所以绝对不能打架,要打也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打,那就是见义勇为。”曹茂恩说,这一生,他经历过动荡的年代,深谙许多人生哲理,“我告诉我的徒弟,打拳不打架,不惹事但不怕事,为了自己和家人,绝对不能打架。”

15岁去码头扛活儿“我不能让我母亲失望”

“我这一生很平淡,孝顺妈妈,做事规矩。”曹茂恩说,尽管母亲那时不支持曹茂恩打拳,但曹茂恩知道那是母亲不得已而为之。“我生不逢时,家里条件不好,闹饥荒的时候都吃不上饭。打拳活动量大,又费钱费鞋,我母亲拿什么支持我打拳?”曹茂恩后来渐渐理解了母亲的难处。“她没文化也没工作,就是个农村妇女,我有时候回忆起来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把我和弟弟拉扯大的。”

曹茂恩坦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自己和母亲没少挨欺负,最初学打拳时,他也想让自己通过打拳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保护母亲,但后来他渐渐明白,在那个年代,能赚钱吃饭才是对母亲最好的保护。

为此,曹茂恩15岁时就去码头扛活儿,之后的15年里他一直在干临时工,但凡能想象到的体力活,再苦再累他都干遍了,“我们家就靠着我这点钱吃饭,我不能让我母亲失望,我得让她过上好日子。”曹茂恩说,秉承着这个信念,他把干活时的苦和累都独自咽下,想尽办法不让母亲为生活流泪,“我一直很孝顺我妈妈,直到现在我也会经常想起她,想起我的小时候。”

暮年时光打拳习字两不误 能文能武亦显“铁汉柔情”

打了一辈子拳,曹茂恩的身体烙下了不少伤病,右臂关节永久性弯曲、左肩胛骨撞断、颈椎骨受伤......即使这样,他依然坚持打拳,每周三、周六还要进行高强度训练。“我是个很执着的人,只要我认准的事我会做到底,这辈子我就干了这一件事,就是打拳。”曹茂恩说,“运动和年龄的关系不大,你自己要先有好的心态,才能给社会传递出正能量,比如说我,我没想过要打到什么岁数,我想的是打到不能动了我就不打了。”

有人说曹茂恩就是青岛“老炮儿”,曹茂恩对此并不否认。如今随着年岁渐老,在无休止的搏击生涯里,他已经将曾经集聚在血液里的杀气渐渐晕开,沉淀于记忆深处,内敛为含而不露的霸气。“你平常看不出来我是打拳的。”曹茂恩笑着说,“上点年纪的青岛人基本都知道我,但很多人都把我想象的挺凶悍的。”

曹茂恩出了一本随笔集,叫《铁汉柔情》,书中收藏了不少他的诗集和书法习字作品,翻阅之后不禁让人惊叹这位搏击泰斗的“文武双全”。“我闲暇时喜欢写写字,作作诗,我还喜欢画画,有时候会画些简笔画。”说这话的功夫,曹茂恩在纸上画了一位打拳的小人,简单几笔却也惟妙惟肖。

“这是惠特妮·休斯顿的歌,我还喜欢看《人鬼情未了》,平时没事就坐在这听听音乐喝喝茶,偶尔回忆一下往事。”曹茂恩打开收音机,又随手拿出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展示给我们看,黑白照片上的曹茂恩非常帅气,“我这一生很平淡,孝顺妈妈,做事规矩。”曹茂恩看了看相框里年轻的自己,接着说,“你别看我现在这个年纪了,我喜欢穿红色,有种光芒四射的感觉,我常说‘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