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绿城业主维权事件始末 律师:中国式维权死穴多

 “绿粉”欢迎宋卫平来青。

    这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一次业主维权行动。说其独一无二,是这场维权的大背景独一无二,结局也出乎意料。仅仅因开发商换了掌门人,剧情就得到了反转。

    2015年1月23日,宋卫平乘坐高铁千里迢迢来到青岛,这是一次践约之旅、亲善之旅。

    站在青岛绿城·诚园业主的角度看,心情有些矛盾复杂,他们参演的那场多幕大戏似乎正在徐徐落幕……

    两条主线

    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宋卫平那块刻着“理想”“情怀”的招牌格外耀眼,这在与业主的见面对话会上,得到了验证。在偶像般簇拥宋卫平的老业主中,就有几位维权业主代表。镜头闪回到两个月前,他们还在青岛的街头聚集,向开发商表达着哀怨,倾泻着愤怒。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围绕舆论漩涡中的绿城,一直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融创绿城的股权之争,另一条是各个城市受到降价降质损害的业主维权活动。这两条主线交错并行,互为因果,成为这场号称中国最大房企并购案中的剧中剧、连环戏。

    关于融创绿城的股权纷争,媒体的报道足够充分。而关于业主维权的报道信息,裹挟在融绿之争的大背景下,显得单薄而支离。

    业主维权

    2014年5月22日,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高调将绿城24.313%的股份卖给“最不该卖的人”——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很快老宋反悔了,天遂人愿,他拿回了股份,2014年12月23日,这个波谲云诡的交易迎来了戏剧性的结尾——央企中交建收购了绿城原本要卖给融创的股份。使尽手段、背尽骂名地卖了5个月房子的孙宏斌团队,灰头灰脸退出了绿城。这场绿城控制权之争被演绎为兄弟反目、情怀与利益、价值与规则、狼性与人性之争等不同版本,甚至宋卫平的文科(历史)学养、孙宏斌的理科背景也被拿出来说事。

    青岛业主的维权故事,从10月13日开始。当日上午,因得知融创主导下的绿城·诚园项目传出“六五折降价”的“噩耗”,愤怒的业主砸了绿城理想之城的售楼处。一时间,舆论大哗,业界震荡。

    在维权过程中,业主多次聚集、上访,要求开发商对虚假承诺的“学区房”和因成本压缩而明显降低的建造品质给个说法。在多方诉求无果后,维权一时陷入低潮。

    “挺宋”战略

    一个月后,业主们的转机来了。宋卫平有意回归绿城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出来。维权业主注意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决定转入“挺宋”战略,希望通过举行支持宋卫平回归的活动,得到宋卫平的回报,支持业主的维权诉求。

    维权负责人高先生表示,宋卫平是产品和客户至上主义者,他回归的希望很大,这是实现业主诉求的唯一机会,而指望融创主导的公司来解决维权问题,几乎没有希望。

    2014年11月23日,数十名诚园业主来到杭州绿城总部集会,将业主签名横幅、公开信等交予绿城方面,表达对宋卫平回归的支持。12月6日,诚园业主又在青岛组织了一次众筹募捐活动支持宋卫平。12月8日,5家青岛媒体的记者受业主委托,来到杭州采访宋卫平,维权活动在声势上达到了高潮。

    信守承诺

    远在杭州玫瑰园的宋卫平,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青岛业主的这些动向,并表示了关切。

    在杭州的记者会上,宋卫平表示,一旦重回绿城,会替青岛的业主寻求解决之道。马上、直接、第一要务就是需要重新修复。因为青岛作为融创不妥当的运营管理导致的矛盾在全国是突出的。宋卫平说:“如果能买回股权,我们希望在春节前能把诚园里边所有的问题,跟业主做一轮有效的沟通,看看业主们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有什么期待,过去现在将来,我们变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关系,和业主一起来创造一个真正的一个理想之城。”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在媒体对宋卫平的承诺进行了报道后,业主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春天般的温暖,开始热切盼望宋氏绿城归来。

    希望与失望也许是成正比的。就在等待宋卫平来青的这个时间段,维权业主出现了局部分化。一部分业主代表认为维权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以偃旗息鼓了;另一部分期望值较高的业主,则不满足于看不见摸不到的远景承诺,希望得到诸如现金甚至车位等赔偿。这种利益诉求的分化,因部分业主代表退出维权队伍,而显得更加突出。这是一个并不和谐的小插曲,但却是“中国式维权”的典型特征。

    然而,当宋卫平来青,这一切似乎迎刃而解。业主代表在对话会上空前一致:宋总归来,我们的心放进肚子了!

    “人治”之疑

    毫无疑问,是老宋个人品牌的美誉度,为这场看起来轰轰烈烈的维权行动画上了休止符。当然,这只能算是第一步。

    故事说到这里,问题来了——假设全国的每个曾被融创“蹂躏”过的项目,老宋都要亲赴现场进行对话、解决,岂不是要把这位58岁的老者累坏?宋氏“双城”,能否淡化个人主导模式,而以一种更为科学化、制度化的模式来运营?若在不需企业领袖督促的情况下,下属和地方公司就能够把问题圆满地解决,岂不是皆大欢喜?

    其实宋卫平看得也很清楚,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看待“个人魅力”的问题时,他说:“企业只能够以基础价值来作为一个维系,靠个人永远靠不住,所谓的个人价值都是戏剧化效果而已。”

    在业主恳谈会上,业主刘晓燕望着满面倦容、鬓发苍苍的宋卫平说:“宋总,我们心里矛盾啊,希望你能常来,但是又不希望你千里迢迢再来——我们心疼你,太折腾了……”语带哽咽。

    放眼中国房地产业,这个曾被视为“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行业,企业掌门人被神话为一个偶像、一个圣徒,一个被客户无条件拥戴的商人,舍宋卫平还有谁?也正因为如此,用财经视角来看,宋卫平是毁誉参半的,因为他从不按照唯利是图的江湖规则出牌。

    淡化宋卫平个人色彩的“后绿城时代”,也许真的需要到来了。但这也是一个矛盾:从情感上讲,宋的属下以及“绿粉”们,还是希望看到个性化的宋卫平,因为绿城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宋卫平的魅力,至少目前还无法截然切割。(记者 高向军)

    维权业主:最好能有实际赔偿

    绿城·诚园业主代表孙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宋卫平先生和青岛绿城方面对业主作出了承诺,但口说无凭,最好能将承诺落实到补充协议上。而且前期诚园的建造品质因融创方面压缩成本而下降有事实、有依据,希望开发商能对业主的损失给予一些实际的赔偿。

    记者了解到,宋卫平以及绿城青岛公司方面已经对业主的这一要求给予了积极的回复。本报将持续予以关注。

    业内人士:绿城需“去宋卫平化”

    青岛合建行房地产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云海表示:“宋卫平来不来青岛,对青岛绿城项目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我不认同宋卫平的回归意味着高品质回归的说法,绿城是成熟的企业,一个企业的产品品质不会因为一个人改变。”吴云海分析道。“或许,绿城早期品质取决于宋总,如今绿城产品已成体系,如果品质还是取决于宋一个人,那么,绿城的提升亟需的是去宋卫平化。”

    青岛知名楼市学者张百忍则在微博中说:“宋卫平的回答比较朴实而中规中矩,还有那些不变的理想主义……绿城整个集团走好市场化导向才是关键,希望今后他们真的会改变。”(记者 章立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