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普照寺住持振宇法师为福厚长老金身穿上袈裟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通体贴覆纱布,助肉身塑型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描涂加有朱砂的生漆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涂漆完毕,通体大红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高纯度金箔妆金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通体妆金,精细护理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金身修成,九华山师傅拍照留念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福厚长老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数千信众前来瞻仰福厚长老肉身佛

福建一老僧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百日塑成金身(图)

  修行圆满,成就肉身佛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妆佛过程,人们很难相信,眼前的这尊菩萨,就是曾经现实生活中的那位僧人。”3月16日,正月刚过,九华山肉身佛塑金身师傅吴德玉和同伴陈师傅挑了农历二月初八这个吉日,为福厚长老肉身菩萨完成最后一道妆佛工序——贴金箔。

    今年1月10日,泉州崇福寺、紫帽山普照寺举行福厚长老肉身开缸仪式。坐缸三年半,福厚长老肉身不腐,圆满修成金刚不坏之体,为近现代以来泉州又一尊“肉身菩萨(民间亦称‘肉身佛’)”(详见“【视频直击】泉州:崇福寺老和尚坐缸三年肉身不腐将塑金身!”)。此后近三个月时间里,经消毒、刷漆、裹布、补灰塑形、上漆、贴金等六道工序,福厚长老金身正式塑成。早报记者有幸全程旁观传统塑金身工艺,记录百日妆佛细节。

    ★【步骤】 六道工序塑金身传统工艺全见证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在圆满开缸之后,九华山肉身佛制作服务队的吴德玉师傅和陈师傅,紧接着开始为福厚长老金刚不坏之体塑金身,即闽南地区所说“妆佛”。1月11日,福厚长老肉身菩萨被请入普照寺内一独立房间,由九华山的吴德玉师傅和同伴着手塑金身。

    从事“肉身佛”制作三十余年的吴德玉介绍,塑金身步骤并不难,即将已经出缸的僧侣法体经消毒清理后,涂漆,再缠绕上两层纱布,然后在纱布上涂上土漆(即生漆),在漆风干之后,用瓦灰进行简短填补、塑形,而后再刷两层生漆至塑成的“肉身佛”表面,最后在最外层的“全身”贴上金箔,如此,“肉身佛”就塑成“金身”。

    吴德玉表示,妆佛工艺并非九华山所独有,只是不同地区各有差别,“我们选用的生漆、瓦灰等材料,更原生态,制作工艺更接近古法。”不仅如此,在材料的配比上,吴德玉完全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湿度、气温进行调配,以更好地隔绝空气、防虫、抗潮。

    ★【刷漆】 涂漆防虫抗潮细白纱布过滤生漆

    1月11日,吴德玉和陈师傅开始为福厚长老法体进行酒精消毒。房间里,福厚长老法体供奉于一张四方木桌上,吴德玉和同伴戴着口罩、身着工作服,用棉布蘸着酒精,为法体消毒。四个桌脚旁地板上,铺着一小堆防虫粉末。

    趁着消毒间隙,吴德玉提着一小袋生漆来到屋外草地上,和陈师傅开始用白布过滤生漆。据其介绍,在整个妆佛过程中,需要反复涂漆。第一次涂漆就在酒精消毒后,用过滤后的生漆涂于法体两遍,而后裹上两层纱布;第二次涂漆在补灰塑形之后,用加入朱砂的生漆涂于法体;第三次在贴金箔之前,用加有桐油的生漆涂于法体,趁着生漆未完全干化之时,贴上金箔纸。

    “生漆硬度强,抗潮能力强,还能防虫。”吴德玉和同伴打开一块白布,倒入生漆于中间,两人分别抓着白布两边,用一根小木棍握住白布转动,生漆经白纱布过滤滴入桶中。吴师傅称,此手工过滤虽然缓慢,可过滤后的生漆细腻无杂质。

    1月14日,经两遍涂漆之后,吴德玉和同伴开始为福厚长老法体裹上纱布,“裹纱布是为固定其坐姿形态,同时也为补灰塑形做基础”。只见师傅们一手摊开纱布缠绕长老法体,一手用板刷蘸抹生漆将纱布固定于法体。纱布需裹两层,而后待生漆完全干透,才能进入补灰塑形工序。

    ★【塑形】 最难是填补塑形瓦灰需细碎成粉

    “福厚长老法体是我见过出缸‘肉身佛’中,最为圆满的。”吴德玉表示,福厚长老的法体自然弓背盘坐,体态最好,出缸时没有一丝异味。在经两遍酒精消毒后,其法体更显完整自然,头发、胡须、指甲,甚至皮肤褶皱都清晰可见,这也为妆佛提供良好的基础。

    吴德玉介绍,妆佛数道工序中,最难当属用瓦灰为法体进行填补塑形,“补灰不能改变长老面貌,要尽可能接近原貌,才是最自然、真实的肉身菩萨。”

    1月27日,吴德玉带着从九华山老家带回来的瓦灰,和同伴开始为福厚长老法体进行补灰塑形。他们用大板刷,蘸着调配好的瓦灰,将法体全身刷灰,而后,用小板刷在下巴、眼睛、鼻子等处,一点一点补灰,使其表情更加自然、眼神生动。

    吴德玉说,福厚长老法体圆满自然,几乎不需要经过大的修补,仅需对下巴、手臂、腿部等处进行简单修补,无需再将其塑泥。该工序中所使用砖灰、瓦灰,都是他和同伴在老家九华山购买的黑瓦(屋顶用),将其敲碎成粉末,后经几番过滤制成。

    每刷完一遍瓦灰,都需等干透后,用砂纸抛光,使表面光滑平整。1月29日,三遍刷灰及塑形完成后,吴德玉再度为福厚长老法体涂上加有朱砂的生漆,“肉身不似木头,不吸水。所以漆刷上去不容易干。刷完灰,还需要再上两层漆,等漆干再贴金身。”

    ★【贴金】 金箔纸吹弹可破贴金需慎之又慎

    立春前后,泉州城春雨连绵。空气潮湿,原计划于春节前完成的塑金身只能推迟。吴德玉和同伴回老家过春节,决定节后再返泉。春节期间,普照寺准备了吸湿器及干燥剂等,置于供奉福厚长老肉身菩萨的房内,以保持室内干燥。

    3月15日,吴德玉和同伴返泉。傍晚5点多钟,两人刚到寺里用过晚饭,就提着板刷、生漆和桐油等材料,走进工作间,进行第三次刷漆。“这回刷漆,是为贴金箔做准备,趁着生漆将干未干之际,将金箔纸贴上身。”刷漆前,吴德玉先用砂纸再对福厚长老法体进行最后一次抛光、打磨。紧接着,两人又再度将生漆过滤,后兑入从九华山带回的桐油。“刷漆,就像是刷上一层保护膜。”吴德玉说,兑入桐油是为保证亮度,至于桐油配比,需根据天气情况考虑。

    “明天二月初八,好日子。”春节刚过,吴德玉和同伴喜气洋洋,他告诉记者,特意挑了初八这个日子为福厚长老法体贴金箔。3月16日午后,在普照寺住持振宇法师的见证下,吴德玉和同伴开始最后一道贴金工序。

    金箔纸是南京老牌金箔厂家生产的金陵金箔纸,薄如蝉翼,吹弹可破。开工前,吴德玉就提醒大伙儿,不要说话,否则容易将金箔吹掉。从手臂开始,两位师傅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着金箔的宣纸,一张一张轻轻地将其贴上福厚长老法体。待全身贴完金后,用小刷子轻扫法体,使其光滑平整。

    至此,妆佛圆满结束,福厚长老金身塑成。“没看过妆佛过程,跟他说这是肉身佛,人家都不信。”看着法体圆满的福厚长老金身,吴德玉满意地笑着,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人物名片】福厚长老

    福厚长老,字今龙,泉州崇福寺首座,紫帽山普照寺监院。1919年6月出生于晋江青阳。13岁礼闽南一代高僧妙月和尚披剃,于泉州崇福寺出家,童真入道,秉性忠厚,沉静寡言。21岁受具足戒于福州怡山长庆禅寺。

    长老一生戒行清净、精勤修学。“文革”期间,因不愿回俗,受尽艰辛磨难,后只身坚守崇福寺。为避障缘,于日常动静中缄默无言,唯于心中默持佛号。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寺院得以逐步恢复,而长老早已形成了独来独往,与世无争,视万物平等而淡然之习性,与外界的交流,唯留合掌与阿弥陀佛之圣号而已,后辈皆号之为“密行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