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高校校名题字背后:毛泽东曾为清华北大题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13-11-13 14:51:39

那些年,他们题过的校名

  东北大学

  1992年,提及当年亲手成立的东北大学复校之事,兴奋的张学良题写了“东北大学”四个字。

  张学良年轻时就对东北教育十分重视。1923年4月26日,张学良极力主张撤销奉天“高师”,成立东北大学。日本驻奉总领事对张学良说:“你们不必办大学,你们要想培养理工人才,可以到我们旅顺工科;造就医学人才,可以到我们南满医大;学文、学法,可以到日本去,我们可以给予官费优待及一切便利。”张学良对此不屑一顾。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向社会发表声明,不继承父帅遗产,从中结算出1000万元,作为东北大学教育事业经费。他自兼东北大学校长,重新设计的白山黑水盾形校徽,代替了最初建校时的圆形校徽,以此提醒全校师生勿忘祖国和家乡。张学良还请人作词谱曲,写了东北大学校歌:“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而雄豪……”以此校歌激励师生负起“爱校、爱乡、爱人类”的重大使命。

  为了阻止日本插手东北教育之野心,张学良加速扩建东北大学。他慷慨解囊捐资300万元,拨发经费120万元,扩建校舍,购置设备。东北大学举行开学或毕业典礼,张学良都亲自参加,他每次演讲时都鼓励学生发愤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迁到北平。虽然大学范围小了许多,但仍保持文法工3个学院。

  1935年,东北大学学生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捕,张学良特意在西安召见了学生代表宋黎,并让其以秘书的名义赶回北平营救。第二年春天,鉴于华北的形势严峻,张学良把东北大学工学院和补习班迁到西安,拨款50万元建筑了校舍,并在礼堂基墙内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撰:

  沈阳建校,经始维艰。

  至九·一八,痛遭摧残。

  流离燕市,转徙长安。

  勖而多士,复我河山。

  校长张学良立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在东北大学讲话时,谈到抗日问题时激动地说:“同学们要牢牢记住,祖宗生下我们,不是让我们当奴隶的!”他声泪俱下的演讲,使在场的同学们泣不成声。在即将发生的西安事变之前,即纪念“一二·九”一周年时,东北的学生们在西安参加了游行请愿。

  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后,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工学院。

  1992年11月,原东北大学秘书长、代行校长职务的宁恩承取路香港去台湾探访张学良时,谈到了东北大学复校一事。张学良非常高兴,他感慨地谈到,我的军队没了,我的军衔没了,我只有东北大学、老朋友和过去的事了。11月30日,他在专用的“张”记信签上,题写了“东北大学”四个字。

  1993年4月13日,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会长张捷迁受东北大学校长蒋仲乐的委托,专程从美国飞赴台湾,向张学良致送了东北大学聘书。

  东北大学的复校典礼,定于1993年4月22日举行。宁恩承受张学良的委托,作为张学良本人的代表,专程从美国飞赴沈阳。

  是年已95岁的宁恩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代表张学良参加复校典礼的盛会,都是当之无愧的。

  4月22日上午,沈阳上万名干部、教师、学生集会,庆祝东北工学院更名为“东北大学”。当宣布著名爱国将领、原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被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名誉董事长时,会场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宁恩承代表张学良将军,为“东北大学”校牌揭幕。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