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解放军核武库添两员大将 DF41曝光释放大迹象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乔恒 | 责任编辑:上上签 2014-08-11 08:44:43

资料图:疑似东风-41洲际导弹最新机动画面曝光,车身现神秘标识,前方警车霸气开道。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DF-41是中国新型武器中最神秘、最具威慑力的撒手锏。然而西方媒体认定中国发展DF-41导弹的"有力证据"大多源于流传在中国网络上的捕风捉影的照片或文章。资料图:疑似东风-41洲际导弹最新机动画面曝光,车身现神秘标识,前方警车霸气开道。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8月10日文章,原题:美国应该害怕中国的核武器吗?解放军“东风-41”公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曝光可能只是意外,它只是中国升级改造核武器的最新迹象。过去10年来,中国着力对陆基和海基核武投送系统进行现代化。这有助于缩小中国与美俄这种核超级大国的差距。不过,中国的核武能力仍远远落后。

资料图:外国媒体刊物上曝光的东风41导弹发射车。

    对于DF-41的性能,《简氏战略武器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DF-41可能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和加固地井三种方式发射;携带分导核弹头,可视情况携带3枚、6枚、10枚;配备“突防装置”,分弹头在飞行末段可攻击不同目标,能大幅降低反导系统的效能。资料图:外国媒体刊物上曝光的东风41导弹发射车。

    美国着力打造导弹防御,是否刺激中国发展远程核打击能力?有可能,但同样可以将中国的活动解读为是对核力量早就该进行的现代化。

    我们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导弹力量越来越强大,美国导弹防御的主张者会“看进心里”。如果中国对大幅增加二炮部队的新洲际弹道导弹是认真的,那么很难设想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能彻底打败中国核威慑的情形。

    历史上,中国采取最低威慑政策,让莫斯科和美国相信,对中国发动核打击不符合它们的利益。这种政策用来维持的是明显劣于俄美威慑力的核武库。相应的,中国的投送系统也比两个超级大国差。第二部分(投送系统)已经开始改变,目前并不清楚第一部分会不会变。比如,没有迹象表明,战术核弹头与中国的常规作战计划相关。我们可能不会重回冷战时期——各自拥有数千枚核弹头的美苏进行对峙。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下一步怎么扩充核武库。

资料图:地下井中的东风5战略导弹。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资料图:地下井中的东风5战略导弹。

资料图:中国东风-5战略导弹在西部发射基地。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储存在固定的发射井中洲际弹道导弹。1971年9月首次试验,1981年服役。在1983年,该型导弹经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射程(13000千米),换装了更精确的制导系统,命名为东风-5A。1986年进行了分导弹头试验。东风-5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资料图:中国东风-5战略导弹在西部发射基地。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东风5洲际导弹。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东风5洲际导弹。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东风5洲际导弹发射。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东风5洲际导弹发射。

资料图:东风-31严阵以待。

资料图:东风-31严阵以待。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发射瞬间。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发射瞬间。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检测。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检测。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野外作训的照片。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野外作训的照片。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预设阵地训练。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预设阵地训练。

资料图:正在进行铁路机动的东风-31甲。

资料图:正在进行铁路机动的东风-31甲。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