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应急处置队的四名成员。
青岛新闻网2月10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冯思敏)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全民参与、全民关注。患者居住在哪里?怎样被感染的?又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在即墨区每一例看似简短的疫情报告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团队的努力,他们就是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应急处置队。
疫情防控工作之初,即墨区疾控中心迅速启动预案、组建了由5个小分队轮值备勤的传染病应急处置队。每当接到处置电话,他们就防护服、雨靴、手套、护目镜全副武装,火速到达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所在医院,首先三线并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上线查清感染者的病源从何而来,中线对患病经过和期间接触过的所有人详细调查,下线找到患者得病前后所有密切接触过的人员,再对这些人员立即通知责任部门隔离观察,迅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应急处置队队员在工作
流调工作和病人是零距离接触,人员范围广、工作量大、危险性高。每例病例都需要24小时内出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除了要面对随时会被感染的风险,工作最大的难度来自于患者的抗拒和不配合:有的患者或疑似病人出于隐私等各种其他因素考虑,不愿说出发病前后的人员接触史,还有部分老年病人说不清楚发病之前的往来情况,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为了不使追踪线索中断,即墨区应急处置队伍不计次数的往返调查、不厌其烦的沟通解释,分头到病人有可能去过的地方查找控制传染源,筑起新冠肺炎疫情第一道防线。
39岁生日在病房里度过
即墨区某例新冠肺炎患者,开始一直抵触,拒绝说出具体行程。为了早点理清患者轨迹,减少人为留下的传播隐患,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仇吉珊就到医院病房里,反复做患者的工作,从公民义务讲到国家法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直到晚上9点终于得到患者理解,详细报告了病情、说明了来源和行程,为下一步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资料。那一天,仇吉珊在病房里度过了自己非同寻常的39岁生日。
半夜留给孩子一张纸条
“亲爱的响:爸爸妈妈接到了任务,即刻回单位,你起床后自己吃点(吻你)!”这是队员苏大禹大年初五半夜留给自己8岁儿子的纸条,这已是自疾控中心应急处置队伍成立以来的第四张。苏大禹的爱人马海燕在城阳疾控中心,夫妻双双请缨参加了各自单位第一批应急队。因父母年迈、身体又不好,怕他们焦虑担心,夫妻俩就一直瞒着双方老人。应急处置工作24小时开机待命,半夜里随叫随走是夫妻俩的工作常态,于是便有了那些半夜留给儿子的小纸条。问他:“小孩子一个人在家,放心吗?”这个朴实的青年腼腆地说:“现在疫情紧张,本来也是每天都悬着心。等疫情控制住了,大家都安全了,小家也就安全了,那时才是真得放心。”
24小时3种角色6个场所
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科科长刘洪江是应急处置二队的队长,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28个年头。1月29日凌晨2:00他参加某镇指挥部进行技术指导;凌晨5:00参加疾控中心专家组会议,研判疫情、完善方案、调整队伍;8:00到某企业对其消毒间和消毒剂配置使用进行指导;13:00到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9:30穿上防护服、背起喷雾器奔赴疫点,对患者接触地进行消毒工作;22:00参加指挥部会议,汇报疫情、上传数据—这是刘洪江某一天的工作,也是疫情防控以来他的日常。刘洪江充当了流调员、培训员、参谋员三种角色,每天24个小时奔波忙碌却无怨无悔。
17年后再出发,初心不改战疫情
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苏丁绪,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防控经验,17年前是抗击非典疫情的先锋队长,17年后他依然是这支队伍的技术核心。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本土防控专家的他,从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场所消毒到预案细节完善、疫情发展研判等,都提出了各种防控政策建议,主动担当起即墨区各项防控的技术指导。再难的问题,只要有他在,大家就会觉得格外踏实。作为五队的队长,苏丁绪既是主参谋、更是主力军,这员不服输的“老将”总是冲在疫情处置最前沿,脏乱、危险的工作抢着干,和队员们一起坚守在一线,与新冠病毒死磕到底。
应急处置队队员在工作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这支平均年龄47岁的应急处置队伍已经连续奋战20天了,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险境中出入,流调—排查—消杀—取样—送检—报告,每一个细节循环往复,却认真精细、毫不懈怠。他们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和疫情争分夺秒地赛跑,只为让疑似病例行程再具体点、病毒扩散范围再小一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再多一点。
当被问及:“怕不怕?”仇吉珊的回答嘶哑却坚定,“累是真累,也不是不怕,但是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