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维权频道> 青岛维权新闻 > 正文

个人信息一生被卖上百次 银行等是泄露重灾区

来源:北京晚报 2013-08-13 09:39:24

  60余万份公民个人信息,装了数十箱、4辆警用皮卡汽车……日前,北京警方通报“华夏国博”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的侦破进展,个人信息泄露之巨令人心惊。

  然而,“华夏国博”所推销的“纪念币藏品”,却只是如今形形色色电话营销中的一个细小分支。开了新车、买了新房、怀了宝宝……没人能统计出来自己究竟成了多少商家的“目标”,但每天接几个“理财”电话,收几条推销短信,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已再普遍不过。人们的信息就这样被卖了一家又一家,粗粗算来,这一生很可能超过上百次。

  人之初

  母婴产品+亲子早教

  二三十次很轻松

  当一个人还在母亲腹中时,便会被虎视眈眈的商家盯上。只不过此时受围攻的对象,是身怀六甲的孕妇。

  怀孕9个月的周女士,已能够展望到未来“汹涌”的奶粉推销。由于排队做“胎心监护”时,没能经受住身边热心帮忙的雅培奶粉工作人员的“温柔攻势”,领取400克奶粉后,周女士在调查表上老老实实填写了手机号、预产期等个人信息。“后来又领了美素佳儿、贝因美的奶粉,也都填了信息。如果以后有其他行业的商家打电话,肯定就是奶粉商家泄露出去的。”

  相比周女士的“主动提供”,三年前生了儿子的张依更显无辜。“生完孩子第四天就有人打电话推荐剃胎发,也太‘及时’了些!满月、胎毛笔、手足印、理发、照相的……电话源源不绝。快百天的时候,有天接了4个照相的电话!”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张依接到的电话“与时俱进”地转为各类亲子班、早教班、培训班。开始她还耐着性子听上几分钟,后来对方一张口她就直接回绝:“我家没有这么大的孩子”。

  张依怀疑,信息可能是“围产建档”后泄露出去的。“因为对于个人信息我是比较谨慎的,从来不乱填资料、注册会员。而且当时很多人都能说出来孩子多大了,可我家宝宝早产了20多天呢,他们的信息也太准确了吧!”

  求学季

  升学操作+考证培训

  十几次是保守估计

  伴随着人生迈入求学阶段,几乎没有谁能逃得开围绕着升学与考证的信息买卖“产业”。

  每年高考过后,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考生收到“来路不明”的通知书。少则三四封,多则几十封,明明没有报考过这些学校,但“通知书”却都准确无误地寄到了家里。

  今年高考成绩尚未公布时,记者曾添加了一个QQ昵称为“考生名单”的卖家。他的签名栏里标注着“新到高考名单,二级建造师,北京江苏湖北福建重庆!”见记者添加,“考生名单”立刻问“要哪的?”记者回复“山东”,对方称“不全,现在有2万多,800块钱给你。”记者参考着“行情”压价说300元,对方还价“最低500”,还洒脱地说,“我只是业余时间做这个,能卖就卖,卖不出也无所谓。我都做了4年了,肯定真。营业时间是晚上8点半到11点,不买我睡觉去了。”

  职称英语、司法考试、导游证……但凡能想到的热门考试,无一例外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泄露。黄同学早在2011年就通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两年过去,每次一到这项考试的报名时间,她还是会收到“包过”的卖答案短信。“早都习惯了,自从五年前报了考研英语和政治的辅导班,各种推销电话和短信就没停过。”

  网友“莫妮卡”则高度怀疑报名网站有“内鬼”。她4月报名了2013注册会计师考试,此后每天接到包括买卖发票、卖答案等大量垃圾短信,“之前从没有类似情况,就是从报完名 开始的,但又没有证据,只能忍了。”

  事业期

  金融理财+车房周边

  五十次是往少了说

  李尧读研时开通了股票账户,吸引各类金融推销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他认为证券公司难逃干系,“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收入,炒股前从来没接到过投资理财方面的电话,开了户电话就跟着来了,明摆着的。”

  这些电话包括保险、股票、基金、担保、投资公司等等,开场白都是“XX公司向您介绍……”或者“XX产品免费送您体验……”次数多了,李尧发现资料也分质量,“有的明显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有股票账户,有的就能叫出我的姓。”

  李尧租房前清楚记得,总共只在两位中介那里留下过电话,前后却有不下20位中介来电希望“帮助他”。准备买房时,虽然只给一位中介留了号码,却还是莫名接到其他中介的电话,对方甚至会追问“买的哪里?多大的?多少钱?……”但他自认为,买二手房受骚扰的情况还不算严重,“有个朋友买的是大兴线的期房,明年10月才交房,她接到的中介、装修公司的电话可比我多多了。”

  伏先生自认在隐私保护方面还是很注意的,很少留真实号码。“有一招,虽然是个段子,也不妨一试。在一些不需要实名的资料中写假名,比如建设银行的填‘王建设’,平安保险的填‘王平安’……以后有别的商家打电话,如果称呼你为‘王建设’、‘王平安’之类,就立刻知道是谁把你的信息给卖了。”

  夕阳愁

  保健产品+殡葬“黄牛”

  数十次不算夸张

  2010年秋天,田女士77岁的父亲突发脑梗,抢救过来后老人左半边身体一度瘫痪。后来经过半年的恢复治疗、锻炼,老人可以拄拐慢慢行走,但已无法像从前那样活动自如。

  “我父亲过去身体一直挺好的,突然这样可能心里接受不了。”田女士说,“生病后,父亲很是热衷参加‘健康讲座’。有次人家宣传一种‘治疗仪’,说是用电疗来刺激活动不便的肢体,他就买了一台。这下可好,各种电话就没完了。”

  到如今,老人已经买了三台功能不同的“治疗仪”,加起来一万余元。还有宣称能软化血管、激活血管的“药”,得从外地邮购,每个月要花上一两千元。

  “留一个信息,人家就都知道了,肯定是互相卖的,不可能一家又做机器又做药。”虽然劝过多次,但老人还是坚持相信那些产品能让他彻底康复,田女士很无奈。“父亲用退休工资买药,也不能说得太狠,不然还以为我们舍不得让他花钱呢。”

  推销并未到此停止,而是一直“跟踪”到一个人生命的尽头。据《生命时报》消息,广东一位先生的父亲去世后还不到10分钟,便有中介打来电话,表示他们可以承办葬礼“一条龙”服务,让家人“省心省钱”。接下来的1小时内,他又接到了3个同样的推销电话,这些公司间还压低价格互相竞争。

  【披露】

  入院建卡泄密孕产妇信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8年深圳全市的孕产妇信息库发生泄露,累计年泄露的孕产妇个人信息达10万余例。不法分子还将预产期在当年3至8月的孕产妇信息制成光盘,4万多条信息以1.2万元一口价销售。

  多数孕产妇认为,个人资料泄露和她们入院建卡时被要求必填的《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有关。该手册中的《养护人基本情况一览表》及“分娩记录”等页面,包含了孕产妇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预产期等信息。而非法销售的孕产妇信息库光盘里的表格,正是以此为栏目列表的。

  “黑客”破解

  全国人事考试网站

  多家媒体报道,去年11月贵阳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获取考生个人信息的案件,共抓获四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是侵入贵阳人事考试网盗取考生信息的“黑客”。用技术手段拿下网站后,“黑客”将相关资料交给“客户”,警方在“客户”随身携带的U盘中发现了2012年以来,贵州省几乎所有国家组织的各类考试考生名单和人员信息,还有包括贵州省和贵阳市在内的全国56个省、市人事考试网站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房产中介、银行等

  是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

  2010年6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的5名员工,因为给调查公司提供机主信息、通话清单,被指控犯有非法提供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五人是刑法修正案(七)出台以后,国内查获的首批电信“内鬼”。

  海淀区检察院对2010年该院受理的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31件案件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机动车销售、房产中介、银行、电信、医院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有机会接触、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这些行业在信息管理上存有漏洞,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不法商家

  视老人作“唐僧肉”

  《2011年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29.2%的老人参加过商业机构组织的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或产品体验活动,其中有64.3%的人购买了产品。免费体检、免费或廉价旅游、赠送礼品等,是推销者惯用的欺骗手法。一旦获得“靠谱”老人信息后,不法商家便视其作“唐僧肉”,纷至沓来。

  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有“殡葬黄牛”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市民信息。有时亲人刚过世,市民就会连续几天接到数个甚至数十个电话推销墓地。

-

投诉电话:0532-68873277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保健品批号种类繁多 顾客直批太混乱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