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观海二路是青岛著名的环形路,它围着观海山转了一圈,从平原路进去,无论向左、向右都会转回原处。严格说,观海二路不是“O”形而是“Q”形,因为在西边有一支路直通观海山巅。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观海二路是青岛著名的环形路
观海二路是青岛著名的环形路
青岛的城市道路有三大怪,这三大怪分别是 “波螺油子”、“马路盖在房子里”和“转了一圈又回来”。
“波螺油子”位于胶东路,“波螺油子”在扭曲间将胶州路、热河路、莱芜一路至四路等几条路连接了起来,其内部绕轴呈盘旋状,酷似“波螺”。“马路盖在房子里”则说的是沧口路与易州路交界处的大台阶。这两大怪在城市建设中都已经拆除,成为历史。
“转了一圈又回来”指观海二路
“转了一圈又回来”指观海二路,观海二路是一条围绕着观海山建成的道路,整条道路呈环形闭合形状,人们沿着路走一圈,能够回到当初的起点。这是目前惟一留下的一怪。
文化名人黄公渚、王献唐、王统照的故居都在观海二路上。
观海二路49号是“王统照故居”。 1927年,30岁的王统照来到青岛,当年他与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吴伯箫等文坛巨匠来往甚密,每每相会,高谈阔论,气氛十分热烈,这个“地势耸然,居高临下,大海尽收眼底,四周环境格外清静”的居所给他提供了静心创作的条件,并在青岛《民报》杜宇、姜宏的支持下,创办了青岛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青潮》。在青岛微微咸腥的日子里,王统照的才思如大海潮汐一样日夜不朽,创作了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山雨》、短篇小说《号声》、诗歌《这时代》、散文集《片云集》、《青纱帐》等在内的大量作品。
1956年王统照曾为其旧居题诗: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
观海二路13号甲 是王献唐的故居。王献唐,我国著名目录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一生著述甚丰。王献唐早期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今青岛九中),后在青岛任记者,住于观海二路13号。后来去了济南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孔子嫡裔、衍圣公孔德成拜他为师。受益匪浅。解放后,王献唐曾任山东省文物委员会主任,他的墓在浮山之阳茅岭。在康有为墓之侧。
从观海台上俯瞰 前海美景尽收眼底
顺着观海二路东侧的台阶而上,可直达山巅,观海山海拔66米,面积5700平方米,与海岸最近距离为600米。20世纪20年代初建有观海方亭和观海台,始称观海山。观海山巅,胶澳督办赵琪建有一处观海亭,为青岛十景之一,诗云“风帆叶叶远浮空,海色山光上下同。最是雨余东望处,红楼翠岩夕阳中。”(陈志伟)
从观象山上看观海山
观海山东边是信号山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