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路一条幽静的叉道
夏日的骄阳洒下来,福山路犹如一条丝带,轻浮在八关山的半山腰上。洁净的沥青路上人很少,两旁各式的老建筑,随处长着自由的花草树木,让你仿佛置身在欧洲的小城,别有一番异国风情。
福山路因修建于八关山麓,因此路两侧建筑的地势高低有着明显的不同:靠近栖霞路一侧进入院门后大多都要下几阶台阶才能见到房屋的大门,而另一侧则恰恰相反,进入院门后都要向上爬若干石阶,才能达到房屋的正门。
关于八关山,有人说,八关山与八大关之间有某种联系。但事实上,八关山早已有之。据说,八关山也曾叫万年山、定庵山。清末,清政府开始在胶澳设防,就曾在八关山上建立兵营。八关山的一部分后来被圈在海大校园内。现在,八关山山麓已盖上各式各样的建筑。
福山路的修建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初的日本占领时期,最初被称为敷岛町。现在的福山路,起于红岛路与齐河路交叉口,终于鱼山路。但有人说,福山路的走向,最初并不如此。有资料显示,在通往小鱼山的福山支路上,一些建筑曾经的门牌标注的是福山路。这就是说,福山路在早期,很有可能是通往小鱼山山顶的。
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大附近的福山路上,开始聚集不少名人。曾在这里度夏的女作家苏雪林曾经写下对于福山路的印象:“马路两旁,都是几丈高矮,绿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大树,并且层层匝匝,一直蔓延到路基的下面,与路下斜坡所生的树林相连结。马路两边枝叶相交,形成了一条蜿蜒无穷的碧巷,也可以说是一片波涛起伏的绿海。”洪深、沈从文、成仿吾等,都在这里享受过这份惬意与宁静。
沈从文居住在福山路3号,由沈从文故居向前走,不多久,就能看到马路对面的福山路10号。现在,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居民院,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却是一所外国学校的所在地。据一位知情老人讲述,十几年前,曾有小时候在青岛居住过的外国友人提供旧照片,照片中的学校,是他的姐姐在青岛时曾经就读的学校。而这所学校,从照片中判断,位置就是此处。
这所学校名叫英国圣基尔斯学校,约开办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停办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福山路和栖霞路各有一大门。当时,青岛有很多外国学校,招收各国在青岛等地的侨民子女,一些也招收中国孩子。有资料称,康有为在青岛时,就曾让他的子女在此英国学校就读。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