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工增雨背后的故事:没有降落伞 身体曾腾空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任俊峰 | 责任编辑:山峰 2015-10-01 11:28:06

人工增雨员揭秘幕后

出发前,工作人员在机舱内进行准备工作

    不仅能增雨还能消雨

    每年两个时段集中增雨

    目前,除了飞机作业之外,我市通常使用的还有地面增雨作业,二者的原理大概相同。杨凡介绍说,从地面上发射装有碘化银的火箭弹、炮弹,在飞行到一定高度后,把碘化银等催化剂燃成烟剂播撒在云中,增强云中的凝结核,使得空气中的水汽更多地凝结,同时也会对云中的温度产生扰动,形成对流,有利于水汽的增多和下降。

    “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增雨雪、防雹。”杨凡告诉记者,如果想增加降雨雪的量,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向云层的适当地方释放碘化银,加大降雨雪量;如果是防雹、消雨雪,就要抢在云层形成强降水前加快降水,使云中冰雹胚胎不能发展成冰雹,或者使小冰粒在变成大的冰雹之前就降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两大绝招,通过人工影响天气,让市民生活,农业生产、森林防火、水资源利用趋利避害。”

    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目前人影办主要在每年的3至5月、9至10月两个时间段进行增雨作业。“这两个时间段是每年的春播和秋种的关键时节,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所以这时候进行降水量的控制就非常关键。”杨凡说。(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庞为)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