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每座都有故事(组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陈志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6-09-18 20:52:50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古城里的老牌坊旧照

    青岛新闻网9月19日讯(记者 陈志伟)10月2日至4日,即墨古城民谣节将在即墨市举办,老狼、水木年华、张磊等国内知名民谣歌手和乐队现场助阵。9月16日起,创意集市、游园灯会、中秋诗会、汉服舞蹈、摄影展览、民俗表演、即墨原创展演、柳腔晚会、古琴演奏、街舞快闪等20项暖场活动在即墨古城开演,广大市民游客可凭本人身份证领票游古城,赏花灯,欢度中秋、国庆佳节。

    由于部分区域正在建设中,即墨古城尚未对外开放,目前部分区域仍是一片施工的景象。

    昨天,青岛新闻网记者来到即墨古城探访,发现牌坊是即墨古城的一大文化特色,目前,古城已经建造了18座牌坊,每座牌坊,都讲述着一段历史故事。

    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明清即墨境内各种牌坊多达113座,其中即墨县城内外48座,大部分集中在县衙前的丁字街上,多为功德坊。

    据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记载,即墨古城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传承人刘红立团队,建造了山海名邦坊、恩宠宪臣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亚魁坊、父子御史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齐王田横坊、琅琊王氏祖脉坊等18座牌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齐王田横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琅琊王氏祖脉坊

     琅琊王氏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其祖脉在汉皋虞故城,就在今即墨市温泉街道皋虞村,至今尚存以王吉为代表的家族墓群。为追溯琅琊王氏在汉皋虞县的历史,2016年4月,在即墨古城建起琅琊王氏祖脉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湖广总督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世步青云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四世一品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山海名邦坊

    在明代即墨城林立的牌坊中,有一座独特的牌坊,既不是功名牌坊,也不是贞节道德牌坊,而是由时任知县许铤建造,矗立于县署大门前的唯一一座地标性牌坊——山海名邦坊。该坊始建于明万历初年,于清乾隆十年拆毁。直到2016年6月,重新屹立于即墨古城的县衙门前。

    据史料记载,许铤是现天津市武清县人,进士出身。当年,他初到即墨时,看到的是一片“鲜林木、罕庐舍、蒿莱极目、观之凄阻”的景象。之后,许铤跋涉全县,踏勘山海地理,决定从“海防、御患、弭盗、垦荒、通商”五方面实施新政,为即墨及金口的商贸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励精图治,在县署前建造山海名邦坊,以唤起即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父子御史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总督三边坊

    总督三边坊始建于明天启二年,是为表彰即墨历史名人、明兵部尚书黄嘉善镇守三边的功德而立。黄嘉善,明嘉靖二十八年出生于即墨城。万历四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曾出任河南叶县知县、山西大同府知府、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等职位。万历四十三年,黄嘉善引疾归即墨。这一年,即墨遇大灾,黄嘉善出粟百斛、银元百两赈济灾民。天启四年黄嘉善病逝,熹宗皇帝辍朝一日致哀。

    总督三边坊今年6月复建。该坊结构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采用青白石材质。正题额为“总督三边”,由明代书法家王铎手书,依据老照片复制阴刻而成。副题额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黄嘉善”,由即墨金雪梅题写。中梁、边梁上的浮雕为传统的吉祥云气纹,寓意富有朝气、吉祥安康。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亚魁坊

即墨古城重现18座牌坊

恩宠宪臣坊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