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李克:打造没有围墙的“乳业帝国”

2017-05-31 16:41 作者:杨博文 责任编辑:刘薇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李克:打造没有围墙的“乳业帝国”

  19年前,他放弃了山东省外贸行业的“金饭碗”,选择投身一家民营乳企;19年间,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执掌企业命脉的“掌舵者”,与团队一起披荆斩棘,在风雨兼程中打造出了可信赖的“乳业帝国”,他就是青岛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克,一名打造没有“围墙”的乳制品工厂的职业经理人,一名怀揣梦想、坚韧不拔的热情企业家。近日,记者面对面听李克讲述自己与圣元的成长故事。

  放弃“金饭碗”投身民企

  当记者见到青岛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克时,他出了一道选择题:回到1998年,你是愿意在山东省外贸行业享受体制内的“金饭碗”,还是愿意投身到前途未卜、规模很小的民营企业?选择了前者,也许如今会有一个稳定舒适的人生;而选择了后者,则成就了如今的圣元与如今的李克。

  “当时外贸行业应该说是最吃香的行业之一,而山东省外贸行业在当时也是很好的就职单位,福利好、工作稳定、生活舒适。 ”李克回忆,当时刚刚从大学毕业的他,踏入社会便找到了一份众人眼中的“金饭碗”。然而1998年,李克却主动选择了辞职,投身一家当时看来前景未卜的民营企业。 “体制内的工作环境并不适合我,我想要的是一个能够不断学习、发挥个人能力的创业团队,虽然起点不高,但我会从中得到成长的乐趣。 ”李克介绍说,1998年的圣元并没有现在的规模和声望,还只是个小民营奶粉企业,员工也只有几十人。“说实在的,我当时并没有看到这个企业未来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我第一次走进圣元,就迷恋上了这种创业奋进且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我认为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人生机遇。”于是,1998年圣元奶粉的员工花名册上,便多了一个名字——李克。

  在“忧患”中不断成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李克说,这句圣人的名言是圣元起步之初的真实写照。 1999年,欧洲爆发了二恶英事件,这也是奶粉行业遭遇的全球性危机。对于“二恶英”这个名词,许多市民可能已经淡忘,但李克却至今难以忘怀。“我第一次认识到,行业性的危机对于一个奶粉企业影响竟是如此致命。”李克介绍说,在当年爆发的二恶英事件当中,比利时、德国等一批欧洲国家都身陷其中,一时间无数鸡蛋和牛肉被销毁,数千吨奶粉被召回,而受冲击最大的包括法国。“当时国内的奶粉市场,法国独资奶粉企业占很大的份额。当时圣元也是法国投资的一家外资企业,在这场二恶英风波中,遭受了巨大打击。 ”李克回忆说,一夜之间,法国在中国的所有奶粉产品都被紧急召回,几乎所有的外资奶粉厂家都被迫撤资和回国。

  “当时的我,还只是企业里的一名财务人员,但我觉得外资撤离让国产奶粉迎来了真正的机遇。 ”李克说,那时的圣元正处于困难期,许多同事因为二恶英事件离开了奶业,还留在公司的人几乎都是一人多职。李克也每天都在迎接着新的课题,这对于乐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的他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仅仅3个月,李克从普通的财务人员升职为财务主管,两年之后,又提升为公司财务经理,主管采购事务。当时的圣元也渐渐从二恶英的阴影中走出,在此后国家质监部门对全国奶粉产品的大筛查中,圣元产品全部检测合格,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圣元一下子成为了国产奶粉的品牌代表,彻底从“忧患”中开始走向成长。

  奶业“浩劫”成企业“炼金石”

  经历了行业风波考验的圣元不断壮大。 2007年5月,圣元成为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营养品企业。当年,圣元以14%的市场份额稳居产业龙头。然而,一场国产奶业的“浩劫”却接踵而来。

  “2008年9月12日,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那天对于圣元来说仿佛迎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李克清楚地记得,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当晚,圣元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价格从50.8美元一下子降到了4.8美元,股价整体下跌90%。 “痛定思痛”之后,李克和所有圣元人都开始冷静分析三聚氰胺给中国奶业带来的变化。“从那一刻起,中国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关注乳业安全、食品安全。”当时的李克认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奶粉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充足,而三聚氰胺事件或将成为奶业发展的一次转机,奶品质量将成为所有乳企的生命,在这个大浪淘沙的考验中,谁能够顶住风雨坚持下来,谁就能成为行业里的“金子”。

  坚韧不拔的李克全身心投入到圣元的二次发展上,他们将眼光转向新西兰和法国,放弃国内的奶源地;产品工艺水平不足,就引进全球先进的生产技术;检测设备升级,投资数千万元购买世界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国家级食品检测实验室……通过一步步“修炼内功”,圣元逐渐走出了三聚氰胺的阴影,李克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蝶变。2010年,李克正式成为青岛圣元的总经理,一个可以左右企业命脉的“掌舵者”。

  瑕疵品不外流 严把质量关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这八个大字是李克脑中永远紧绷的一根弦。“圣元经过种种磨砺,有了现今的发展,与长期以来严把质量关是脱不开关系的。 ”李克回忆说,2012年9月,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工厂所在的原胶南市突然遭遇特大暴雨,致使圣元放置于发货区的90多吨奶粉外包装被雨水淋湿,市场总价值约2000万元。 “产品被淋湿后,我们第一时间报告给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勘查现场后给予的结论是‘此批产品虽然外包装被淋湿,但内部产品并未受到损害,因此圣元可将此批产品进行拆箱、换箱送交第三方检测检验,确认没有问题可进行二次销售’。 ”李克说,当时他清醒地认识到,圣元生产的是婴幼儿奶粉,一点细小的放松都有可能产生质量安全隐患。为此,他决定将这批产品报废,杜绝雨水淋湿外包装的奶粉流入市场。 “产品质量不容有丝毫闪失,我们坚决不会让有一丁点瑕疵的产品外流。 ”李克说。

  随着圣元的快速发展,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对品质的要求和食品安全,李克与圣元没有丝毫的放松。“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三大关口,分别是原料入厂关、产品生产关、成品出厂关。 ”李克介绍,在原料方面,圣元一直秉持“优中选优”的理念,进口法国、新西兰等地的优质奶源原料;投入巨资引进来自欧洲的全自动化包装线和全球一流的干混系统,在业内率先实现密闭式全自动化生产;而在安全监控上,圣元奶粉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64项婴幼儿检测指标设置了监控体系,更独立开发了高于国家标准的32项风险监控指标检测。所有这些都表明圣元将坚持安全生产的底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产品。

  做没有“围墙”的企业

  严把质量关成就了圣元的高品质,而透明、公开让圣元饱受信赖。从2010年起,圣元就启动了工厂定期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零距离地了解配方奶粉的生产全过程,监督圣元更好地执行国家标准。“邀请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到现场感受,体验式营销是很多企业获得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一个重要营销方式。”当记者问到为何要拆掉“围墙”让企业更透明时,李克说,这是圣元的自信,也是圣元的负责。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企业的产品不过硬或对自己的产品信心不足,是不会使用这种营销方式的。 ”李克表示,自己常常与员工分享“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道理,圣元要让社会看到一个没有“围墙“的乳制品企业。 “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了信心,不怕来看,不怕监督。我们欢迎消费者亲身验证圣元的品质。 ”李克说。

  去年9月28日,圣元法国工厂在布列塔尼地区卡莱市工业园正式投产,专门生产圣元“法版优博”系列产品,年产量可达到10万吨。李克介绍说,“法版优博”系列产品立足欧盟,严格遵守欧盟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和中国质量检测标准,其生产全程采用电子追溯系统,从而保证了“法版优博”从奶源到出厂的可追溯性。李克说,该系列也是第一次以“中国配方+西方奶源”相结合而开创的全新产品。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刘薇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