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西海岸实施十大提升行动 5年内驻区高校达20所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陈志伟 韩丽 | 责任编辑:龙喵 2017-07-17 22:46:34

西海岸实施十大提升行动 5年内驻区高校达20所

“东方好莱坞”——青岛东方影都

    新闻链接:青岛西海岸新区软实力提升“十大提升行动”:

    文化引领力提升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实现“城区十五分钟、镇村三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齐长城自然文化风景带和琅琊台国家级大遗址公园。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打造世界级影视之都、啤酒之城、音乐之岛。高水平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青岛国际啤酒节、电影金凤凰奖颁奖典礼、青岛西海岸音乐季、欧米勒国际钢琴大赛、中国电影交易博览会等展会。

    环境吸引力提升行动。按照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人文城市理念,统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环境治理,深入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五年内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灵山湾影视城、董家口新港城等特色城市组团,延伸完善提升12个特色小镇品质。加快第二条海底隧道、青连铁路等大通道建设。建设通往胶东机场的快速路,探索设立“虚拟空港”。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6号线、12号线、13号线等5条线路建设,五年内开通3条地铁线路。

    商务服务力提升行动。推进城市功能国际化,吸引国际化企业总部、分支机构集聚,培育国际化新型城市业态。引进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社区,构建涉外环境体系。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全面推行规划“公告许可制”、“一地多用”等改革,开展区域化评估评审。推进贸易便利化,争取国家级开放园区,率先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争创法治中国建设先行区。

    教育发展力提升行动。五年内驻区高校达到20所、在校大学生达到30万人左右;新建改建各类学校、幼儿园260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年以上。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旅游等系列文明活动。强化“四德”工程建设,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好事选树,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正能量。推动形成崇尚文明礼仪、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会风尚。

    科技创新力提升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五年内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超过40件,建设国家海洋“专利池”。五年内培育100家左右知识产权密集型优势企业。三年内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组建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等10大协同创新中心、50个企业技术中心,突破100项重大技术,培育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内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50亿元。推进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引智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和人才特区,五年内人才总量达到70万人。

    政府行政力提升行动。打造一支政治强、格局大、有激情、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队伍。着力提高政府的创新力、执行力、服务力,打造高效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不懈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工委区委巡察制度,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社会和谐力提升行动。搭建“一格(网格)、一站(社会治理流动服务站)、一居(居民委员会)”社会治理平台,打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压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强化公共教育,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五年内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达到60%以上。推进建设一批医疗机构,发展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分级诊疗。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2017年底全面完成脱贫目标。

    城市凝聚力提升行动。加强新区战略定位和愿景目标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开展“强化新区意识、弘扬新区精神、凝聚新区力量”宣传教育。增强新区融合度,强化“我们都是新区人”的理念。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建设一批“邻里中心”等综合性社区服务模式。

    形象传播力提升行动。加大国家级新区宣传力度。坚持舆论先行,扩大新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办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打造一批精品力作,讲好新区故事,传播新区声音。加大特色品牌培育推广力度,叫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品牌,打响“品牌西海岸·品味新琅琊”名片。加大“瑯琊榜”系列品牌推广力度。

    区域影响力提升行动。推进新区争先进位,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担当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全市创新发展排头兵,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提高新区首位度和战略影响力。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经验和创新样板。依托港口、国家级开放园区、海关监管国家级试点等优势,加强与沿黄流域和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国内沿线城市合作,充分发挥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提升新区发展政策环境,争取全面落实新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新区更大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